2)第七章 廷前的辩论_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脑,张嘴就来,一有不同意见就相互攻击斯文扫地。君父当前,这样吵闹谩骂,忠孝之道还要不要?”

  众人一片错愕的看着暴怒的小皇帝,一时寂静了下来。

  这时,丁云桐才开始缓缓而谈:“此番事变,起因是英人擅自进入我西南边境,犯我领土在先,挑衅生事在后,道理在我,是非曲直自有公论,不管zuihou结果如何,只要我等勇敢以对,便是问心无愧。此其一也。

  如果一味妥协退让,英国人的条件通盘接受,就等于明白告诉列强,他们想怎样就怎样,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自然就会人人效仿,到时我大清永无宁日了。所以即便以后英国真的派兵来犯,我国损失更大,也不能退让。绝不能让对方凭一张嘴就能获利。此其二也。

  而且即便退让,英国人尝到甜头,得寸进尺,将来必定在别的地方制造事端,一退再退,伊于胡底?就像拿骨头喂饿狼狗,狼狗永无餍足,而骨头已尽,到时候如何是好?此其三也。

  何况列强并非铁板一块,群狼环伺,只想把消息传出去,他们相互也有牵制。眼下那俄罗斯和奥斯曼帝国的战事一触即发,英国也不见得会大动干戈。此事已经争执了一年多,英国人也只是口头威胁而已,由此可见一斑。此其四也。

  有以上四点,朕决不会让英国得逞。当然适当做些小让步,也不是不可,让英国也能有台阶下。总之,坚持立场有可能吃大亏,也有可能只吃小亏。但若不坚持,必定吃大亏,而且将来还得吃。”

  小皇帝一番长篇大论,让大家都听呆了,考虑的这样面面俱到,眼前小皇帝的形象一下子高大起来,所有人都忘了这还只是个小孩。有志于革新的大臣更是听得热血沸腾,心中都是感慨:我大清有望啊。

  慈安太后见丁云桐一副英明神武样,心中欢喜,看大家都不说话,便道:“此事就这样定了。”

  朝会散后,在钟粹宫中,慈安把自己的御赏印给了丁云桐,说道:“你的见识,已经远胜于我,以后政务你可自行处置了。只是你毕竟年幼,朝会上我还需垂帘听政,把把关。”

  丁云桐给慈安跪下磕头:“皇额娘,子臣一定夙夜在公,不负祖宗和亿万子民。今日朝堂之上,皇额娘也看见了,朝中有些大臣尸位素餐,懦弱无能,实在不堪重用,子臣想换掉几个。”

  慈安点点头:“这些你就自己做主吧。我把御赏印也交付于你,以后除非军国大事,其余政务不必事事都来告诉我了。”

  丁云桐和慈安又说了会话,就回了自己的养心殿寝宫。

  今天他收获巨大,首先召集众多大臣,就是要好好表现,提高自己的声望,等到英国人妥协,众人自然心悦诚服,对自己施行改革十分有益。

  其次,能让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