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七章 回 眸_大明风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次日再次开战,从辰时一直打到未时,各有胜负。正相持不下之际,大风骤起,尘埃蔽天,咫尺之内目不见人。帝师乘风冲杀,燕军大败,朱棣只领着数百兵骑逃回德州。

  而混乱中,朱棣身中两箭,然并不在要害之处,原本以他的体质,算不得什么,只是长期压抑在胸中的闷气和失意,与箭伤交汇在一起,以至急火攻心,愈演愈烈,竟然高热不退,伤势恶化。

  于是身边兵士抬着他四处寻医。德州百姓都厌恶燕军无端挑起战事,不愿相帮,万般无奈之下,只得来到城中一所寺院,想着出家人定会出手相救。

  结果在这里,偏偏遇到来此处上香的她。

  她命人将朱棣抬回府中,请来父亲为他医治,而她的父亲正是当日在军中赠药的胶东医林圣手,董孝孺。

  在他的妙手之下,朱棣的伤势日渐好转,然而心事仍旧沉重。有天夜里,朱棣辗转不能寐,于是披衣坐起,夜观星宿,不知前路如何。

  耳边忽然传来一阵幽幽的琵琶曲。

  他循着曲子走至东跨院,只见窗子前一抹丽影,独奏琵琶。

  此时曲音一转,由原本悠扬、和缓的曲调转为激昂之音。朱棣感觉仿佛置身于两军决斗的战场,律动天地,瓦若飞坠。有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悲凉、慷慨,大气磅礴。

  朱棣不由自主地出言赞道:“好!”

  此时曲音一歇,窗子前丽影一晃:“何人?”

  “燕军将士!”朱棣直接答道,全是一时的反应,也非隐讳。

  “哦?”那声音一沉,立即走出房门,朱棣这才得见真颜,原来恩人就是这位姑娘,立即双手抱拳:“多谢姑娘前日仗义搭救!”

  她不笑反怒:“谁让你来谢,伤刚好些了,不好生休息,就出来走动,要是动了伤口,又该如何?”

  那时的她不过十四五岁年纪,脸上没有一般女子的羞涩之态,反而一派天真,全是发自内心的关怀。

  朱棣心中一暖,不由坦白说道:“众人都对燕军避之不及,姑娘乃是一闺阁女儿,为何能仗义相救?”

  那女孩儿眼波微转:“什么燕军、官军?与我何干?我只知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有人在我面前死去!”

  朱棣听她此言,一时心事沉重,竟不知如何回答。

  那女孩儿又问:“为何不好生养伤?夜凉露重,跑出来做什么?”

  朱棣此时亦觉唐突,又想到大丈夫做事光明磊落,何必闪烁其辞,故直抒胸臆:“当日燕都起事,实属无奈,如今久战不下,心中烦闷,一时间被曲音所引,不知不觉走到此处,打扰了姑娘,实在抱歉!”

  那女孩明眸微转,娇颜之上是一派澄明之色,目光对着朱棣,不羞不闪,只轻声说道:“将军不必烦闷,岂知眼前迷雾散去,胜捷即在转瞬间!”

  她又重新坐在圆凳,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