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七章 回 眸_大明风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怀抱琵琶,手指轻拨,曲音又起。

  口中低吟的,正是曹操的《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朱棣不由微微一愣,这是三国时期,曹操平定北方后,率百万雄师,饮马长江,与孙权决战。曹操在大江之上置酒设乐,欢宴诸将。酒酣之际,曹操取槊立于船头慷慨而歌。所咏就是这首《短歌行》,感慨人生苦短,劝人要及时行乐。

  这姑娘为何在此时以此歌相慰?

  朱棣正在筹谋,只听曲音一歇,那女孩仰起脸看着他,清声说道:“这《短歌行》的妙处,就在于每句话,都是一语双关。那‘人生几何’的感慨,在懦弱浮华之人看来,他们会为此而消沉丧志,只一味地及时行乐;而大志之士只会因为流光易逝、大业未成,而拼尽全力,及时去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又如‘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说的虽然是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亦是在点醒后人,历来创业雄主若要成事,要治国平天下,就要有经天纬地之能人,求贤便是一条捷径。可是这里面又藏着一个道理,这正应了将军此时的心境!”

  朱棣大为惊讶,想不到这首诗,在这小女子看来竟然如此不同,不由抚须而叹:“原以为这诗未必有多好,如今经姑娘一说,才觉得不仅气魄宏伟,更蕴含着曹操一统天下的雄心和进取之势。同样是在决战前夕,我竟然如此消极,远不如他睥睨一世的雄才大略。”

  “将军何必自轻呢?”她歪着头,一脸笑意。

  朱棣面上微微发烫,真想不到,英雄半生,竟然还要让这个小丫头来指点迷津。

  但是一想到她是有心安慰自己,朱棣还是感觉心中一热,刚待开口再说。

  只听前边院子已然有脚步声临近,有仆人提着灯笼匆匆而来,后面紧跟着一位老者低声喝道:“何人深夜造访?”

  待走到近前,朱棣一看,那老者竟然就是前日赠药之人,于是深施一礼:“多谢老人家搭救!”

  那老者细细端详,认出他来,于是也不推辞,面如常态,揖手回礼:“不敢当,医者本该如此。只是夜深了,还请燕王早些休息吧!”

  朱棣面上一窘,点头称是,退了出来。待第二日醒来时,那位老者已带着女儿去外乡投友,家中仆人奉上药材、银两和衣物,似有送客之意。朱棣自然明白,在这种情势下,他们能如此相待,实属不易,伤势好转后,立即启程。

  事情果然如那女子所言,机会就在一夕之间,南京皇宫里一个受到贬斥的太监前来投奔,送给朱棣一份大礼。这个太监的到来,打破了朱棣与建文帝之间的平衡僵局。如果不是这份礼物的到来,朱棣估计还会继续与盛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