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 富丽堂皇者为御用之器_我的系统不正经娱乐圈的不正经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件雕饰龙纹的漆盒,在当时只能供皇帝赏玩或使用。

  一般剔红盒有蔗段、蒸饼、三撞等式。

  蔗段人物为上,蒸饼花草为次。

  盘有圆、方、八角、绦环、四角、牡丹瓣式。

  匣有长、方、二撞、三撞式。

  其法,朱漆三十六次,镂以细锦,底漆黑光,针刻大明永乐年制。

  比元时张成、杨茂剑环香草之式,似为过之。

  这简要描述了明永乐果园厂所制漆器的胎质、器型、种类及落款方式。

  现在看到的大量的传世水乐漆器的落款方式,与高氏记录的完全一致。

  永乐漆器的落款方式,沿袭了元代私人刻款的方法。

  元代髹漆艺人张成、杨茂在其作品的底部,往往用针划“张成造”或“杨茂造”三字款。

  永乐款也采用了这种方法,一般在器底内缘处用针划“大明永乐年制”直行款。

  刻痕细浅,笔道纤细,字体秀气,似行书,略欠工整。

  永乐款的位置,大部分在器底内缘的左侧,极少数在器底内缘的右侧。

  明剔红云龙纹圆盒,就采用了在器底内缘处用针划“大明永乐年制”直行款的方法。

  刻痕细浅,笔道纤细,字体秀气,似行书,略欠工整。

  永乐款的位置大部分在器底内缘的左侧,极少数在器底内缘的右侧。

  明代官造漆器中署有明确的纪年款识,为准确地鉴别漆器的具体年代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明清以后的龙纹,不同阶级有不同含义。

  皇帝用龙纹自喻,民间,龙象征威武力量。

  明清以后的龙纹在装饰上形成多种变化,有用直角几何纹相陪衬的,称为拐子龙,也有用花草装饰的,称为草龙。

  北方游牧民族家具纹饰中,龙纹出现的几率不是很多。

  这一现象折射地域文化特点,即所收集到的家具实物多出自民间,少有龙纹出现的机缘。

  即便出现,也不按汉民族皇家习惯绘制。

  从永乐之后,到了明代宣德漆器制作工艺精良,用漆由厚而渐薄,花纹由密而渐疏。

  剔红龙凤纹圆盒,为宣德时期典型器物,图案龙凤呈祥,富丽堂皇,为御用之器。

  其中宣德的剔红龙凤纹圆盒是经典中的经典,像是这样的剔红还有不少,比如剔红九龙纹圆盒。

  明宣德剔红龙凤纹圆盒,高8.2厘米,直径19.8厘米,属于清宫旧藏。

  盒木胎,圆形,平顶,直壁,平底,卧足。

  通体在黄漆素地上雕红漆花纹,盖面饰云龙纹,龙发前冲,闭口,体弯曲劲健,双睛以黑漆点染。

  器壁饰云纹。盒内及外底均髹黑光漆。

  填金御制诗:“永乐创朱漆,文孙应见之。原从果园制,亦类肯堂为。着色层披赭,雕纹细入丝。九龙各蠖略,粉本所翁贻。乾隆戊戌御题。”

  并“乾”、“隆”两方小印。

  外底左侧边镌刻填金楷书:“大明宣德年制”竖行六字款。

  此盒胎体厚重,髹漆肥厚,漆色纯正,漆质细腻。

  雕刻圆润,运刀娴熟,磨制光滑,图纹紧凑。

  龙纹雕刻得雄健有力,诸方面均体现了宣德朝漆器的特点。

  嘉靖、万历朝是明代雕漆制作的繁荣期,以崇尚繁缛细腻、工巧华丽为艺术特点。

  构图谨严抑敛,刀法纤巧快利,装饰图案以道教题材和表现长生、升仙、福寿吉祥的内容为主。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