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玄色之变_我的系统不正经娱乐圈的不正经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认。

  看到这么清晰,这么标准的泪痕,陈文哲真弄不清楚,这件瓷鼎,到底是不是那件赝品。

  不管怎么样,有着这种品相,这种工艺,陈文哲更愿意相信它就是那件北宋重宝白瓷鼎。

  控制图片翻了個个,让他的鼎足暴露出来。

  定窑器物的底足类型不算多,主要有平底和圈足两种。

  而其圈足具有与其它窑口器物圈足,明显不同的特点。

  这些特点,就体现在北宋中期以后覆烧成型的定窑器上。

  由于覆烧的发明,器物圈足得以裹釉,而将露胎处移至器上。

  然而裹上釉层的器足,在外观上的表现并不那么完美。

  一般足面总是显得不够平整,足面就是圈足与地面接触部分。

  这一部分有些地方釉厚,有些地方釉薄,以手抚之,明显地感到凹凸不平。

  凡北宋定窑圈足器,也就是采用覆烧法,圈足上釉者,均有此特征。

  另外,定窑圈足器之圈足,有大小两种类型。

  大圈足器之足底,往往可见竹丝刷痕,刷痕呈同心圆。

  而小圈足器则无这种现象,但无论大小圈足,足均极浅,足墙均窄,小圈足器挖足不过肩,几乎无钩手。

  鉴定定窑器,最后一点是变形。

  定窑的器物,尤其是碗一类,大部分都有一些变形的现象。

  如果将整器倒扣于桌面上,会很明显地观察到这种特点。

  当然,这是一件精品瓷鼎,肯定不会有太大的变形,要不然也不会作为名传千古的精品,而留下来。

  “这不太可能是一件仿品啊!”

  陈文哲看着这件重宝,他可不会认为,明代的高手就一定比现代的仿作大师更加厉害。

  就目前就市场上定窑的仿品来看,泪痕现象是可以做到的,并且足以乱真。

  竹丝刷痕也不难搞定,但是器物的变形,非人力所为。

  即使有些故意为之的,也能看出不自然的痕迹。

  最后,陈文哲的目光落在了这件瓷器的五彩饕餮纹之上。

  此时他看这些饕餮纹,已经不再如同刚开始第一眼看到之时的那么惊讶。

  “这是酱釉?或者称之为玄色?就是窑变吧?”

  定窑玄色之变,还是十分出名的,甚至一点都不比建窑的窑变来的差。

  宋代的五大名窑之中,定窑是最早的一个窑口,也是品种、式样、纹饰最丰富的一个窑口,更是烧造历史最长的一个窑口。

  定窑产品,在当时不仅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爱好,更得到了宫廷的青睐,成为唐、宋代瓷器的一座历史丰碑。

  像是定窑的窑变,也是流传很广,甚至还有不少表现这种现象的诗句。

  比如七律,咏定窑玄色异变斗笠盏。

  陨石突坠夜空珩,天际划出数道凝。

  灿若流星时刻道,美如梦境幻无穷。

  白胎糯骨坚而细,黯色驼斑艳迹浓。

  绝世玄青呈笠盏,定窑传世几无踪。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