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二十二章 朝堂之争_重启南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帝的脸色难看,肯定是被人招惹了。

  这世界上有谁敢招惹皇帝呢?

  这样的人其实有不少。

  但是大多数,都被皇帝收拾了。

  小太监心中只想着,今日里招惹皇帝的人是谁呢?只怕这人会倒霉吧。

  但是等了很久,他也没有没有听到皇帝暴怒的声音。

  再次偷偷的看了一眼,只见此时皇帝的脸色充满了惆怅,似乎想起了很多让他感怀的事。

  皇帝低头又看了一眼报纸,发出了一个深深的叹息声,小太监赶忙低下了头。

  赵构想起来岳飞和今日朝堂中发生的事。

  如今看到李贺的那首诗还有士兵的家书,以及最后的那句评论。

  这可真是评论到他的心坎里了。

  与大宋的一些皇帝相比,赵构是比较重视武将还有军队的。

  不然也不会在他在位的时候,出现了中兴四将。

  其中还有岳飞这么一个战神。

  一开始的时候,赵构是支持北伐的。

  给到岳飞的权利不挺大,但是最终竟因为他自己的一些小心思断送了大好局面。

  赵构的心里是后悔的,但是他是不能认错的。

  每年用岁币和碎布换来两国的和平,虽然看起来非常的划算。

  而且远比用打仗来换取和平要来的划算。

  但是真正的和平不是这么来的。

  真到有一天战争再启,能够护住江山的依旧是军队。

  然而今天在朝堂纸上,为了金国的国书上所说的买粮的事宜,整个朝堂都吵城一锅粥。

  虽说是吵的不可开交,但是却是分成泾渭分明的两派。

  一派主张同意用岁币和碎布折换粮食,但是却主张抬高粮价。

  另一派主张拒绝向金国提供粮食,因为粮食本就是国之根本。

  虽然今年来风调雨顺,年年丰收,各地的府库充盈。

  但是粮食放在自己手里,始终更心安一些。

  尤其是这些粮食如果卖给了金国,让金国度过了难关,还不如让他们过不去,经过这一个冬天,让金国国力大减。

  此消彼长之下,不出数年,大宋就能扭转局面,到时候再反攻金国。

  同意的那一派同样言之有理的说,趁此机会抬高粮价,把府库中的陈粮都给借机卖掉。

  到时候朝廷多了一大笔钱,也可以用这些钱扩军整顿军备,一样可以富国强军,反正那些陈粮在府库里不卖出去也容易发霉生虫。

  提高了价格,岁币和碎布折算的那些钱买粮根本就不够。

  这根本就是最好的办法。

  同意的一方还说,如果到时候不卖粮食给金国。

  金国恼羞成怒,直接撕毁合约,直接带兵南下,到时候又是生灵涂炭。

  不同意的一派观点则是,他们带兵南下更好,只要派重兵严防死守。

  守住那么一两个月,冬天一下雪,缺粮的金国军队将不攻自破。

  到时候大宋就可以一雪前耻,甚至可以逼迫金国称臣。

  整整一上午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