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932章 密奏制度_皇兄何故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固然有铤而走险之辈,但是,大多数的人,无论是自身清正,还是碍于声名,总会有所收敛。

  可是,这种制衡作用一旦消失,那么,可以想见的是,这种搬弄是非的事,一定会层出不穷。

  现如今,王翺就是在故意混淆这两个概念。

  不过,还没等他开口反驳,王翺就继续道。

  “当然,风闻奏事是为了畅通言路,总宪的意思,本官也明白。”

  “正因于此,本官才说,奏疏不能直送宫中,而要送内阁票拟后再送宫中。”

  “陛下英明睿智,纵然有宵小之辈搬弄是非,亦能洞察其心,但是,后世之君未必有陛下如此圣明烛照。”

  “内阁所设,便是为了以备咨询之用,密奏送至内阁,必有阁臣票拟,协助陛下,辨明忠奸是非。”

  “如此,既可以起到保密的作用,又可以避免陛下被蒙蔽蛊惑,岂非两全?”

  啊这……

  王文愣了愣,他却是有些意外,没想到还能这么说。

  不过,仔细想想,好像也的确是这个道理。

  大家都是老江湖了,虽然说有些时候窗户纸戳破之前,可能会有考虑不到的地方,但是,王翺一挑明了之后,大家对密奏制度,也都大致有了自己的认知。

  其实,也没什么好揣测的,眼前就有一个模板摆着呢。

  锦衣卫!

  说白了,这种密奏制度,并非王翺独创,而是早就有了,一直以来,朝廷的监察体系都不止一套。

  六科十三道是规模最大的体系,但是除此之外,还有锦衣卫和东厂,尽管职权当中没有写明有监察之权,所以时常被人忽略。

  但是,这两个机构,却实实在在的承担着监察的职责。

  六科十三道的规模大,监察的内容也更加广泛,从纠察官邪风纪,到渎职枉法,上到六部,下到地方府衙,县衙,皆在监察范围之内。

  相对而言,锦衣卫和东厂的规模小,监察的内容也相对单一,锦衣卫主要负责侦缉巡查,但是实际上,主要用于监察京城中的官员,是否有谋反,结党等大罪。

  当然,一般情况下,这种情况很少,所以现在,锦衣卫更多的用于侦缉刑案,逮捕大臣,暴力机构的属性更加明显。

  至于东厂,在如今这位舒良公公的带领下,势力越发壮大,虽然不涉朝局,但是三教九流,无所不包,论市井消息,京城舆论的动向,没有人比东厂更加拿手。

  不过,东厂毕竟是内宦管理,所以和朝廷不能算是一套体系,暂且不提,单说锦衣卫,向来直属于皇帝,锦衣卫搜集到的消息,上呈的奏疏,向来不经任何衙门,密奏皇帝。

  这是惯例,打从洪武时期,就是如此了,不是什么新鲜的事儿!

  现如今,只不过是把这一套,应用到了外朝的科道身上而已。

  当然,科道官员和锦衣卫,毕竟还是不一样的,从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