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70章 召见_皇兄何故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相信,也是朝中大多数人的想法,胡濙自己看到这份奏疏,会想些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将这份奏疏收起,成敬便瞧见,天子拿起了第二份奏疏,也就是昌平侯杨洪的那份,眉头微皱,似乎有些踌躇不定。

  这份奏疏当中写了什么,成敬自然是晓得的。

  不仅仅是为朱勇鸣不平那么简单,事实上,对鹞儿岭一战的评述,只是这份奏疏的起点,而不是核心的重点。

  这份奏疏当中,杨洪几乎是回顾了整个土木之役的经过,罕见的词锋尖锐。

  “……臣以鹞儿岭之战,土木之败,皆非将非军之罪,乃我朝多年积弊之过也。”

  “正统纪元十四年,三杨及先英国公张辅,礼部尚书胡濙五大臣受先皇遗命辅政,务修内政而轻戎政,致京营积弊丛生,边境军屯废弛,军队孱弱,号令难行,此其一也。”

  “太上皇幼冲继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少血勇之气而慕父祖之功,三杨教之以文而轻之以军略,致太上皇不习武略,而有土木之祸,此其二也。”

  “太皇太后仙逝后,王振势大,堂皇入朝堂而越朝政,三杨顾身后名,畏惧天威,放任奸宦横行,蒙蔽太上皇,朝堂诸臣纵有一二敢言直谏者,俱因势单力弱,被王振打压流放,至亲征之前,朝堂污浊,人人求自保而不敢谏,此其三也。”

  “鹞儿岭一战,朱勇虽为大将,却受制权宦,而丧领兵之权,此非将之过,实乃诸臣不敢谏君之过也,纵无朱勇,亦有别将,而土木之败,终不可挽回矣。”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陛下登基,圣明英断,堪为万事表率,律己慎独,远胜历代先皇。”

  “然则国之大计,在修武备,除积弊,安万民,保边疆也,君明为国之本,然臣贤而君明,方是盛世之象。”

  “唐以强灭,宋以弱亡,古人云,以史为镜,故臣斗胆谏陛下,文武并重,此为万世传承不易之理也。”

  应该说,杨洪的这份奏疏非常大胆。

  大胆到,让朱祁钰都有些意外,而且,通篇看完之后,朱祁钰总觉得,不像是杨洪的手笔。

  既然如此,那想必是来自于……

  “成敬,你去传旨,命昌平侯杨洪携子觐见。”

  搁下手里的奏疏,朱祁钰淡淡的吩咐了一句,倒是叫成敬有些发愣。

  踌躇片刻,成敬还是小心的问道。

  “陛下,您是说,携子?”

  召杨洪觐见,这没什么意外的,但是,携子觐见?

  见此状况,朱祁钰扫了成敬一眼,却并没有多说,只是点了点头,道。

  “算了,还是怀恩去吧!”

  “是……”

  和成敬不一样的是,怀恩对于朱祁钰的命令,没有丝毫的迟疑,拱了拱手,便退了下去。

  这叫成敬的身子有些僵硬,踌躇片刻,他想要开口说些什么。

  但是,这个时候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