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34章 我不理解_皇兄何故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午门之外,杖毙!”

  话音落下,殿中迅速静了下来。

  一帮老大人们,尤其是那些御史言官,都沉默了下来。

  他们预料到了,天子会对刘永诚重处,但是,却没想到,天子竟然一开口就是杖毙。

  擅离职守,罪重至此吗?

  要知道,在此之前,朝廷也经历过诸多风波,但是,始终没有人因罪被杀,至多不过是夺爵罢官,罚俸禁足而已。

  这些御史们,虽然叫嚣着,要将舒良明正典刑。

  但是事实上,他们也从未想过真正要舒良的命。

  毕竟,那可是内臣当中有数的几个大珰,地位怎么说,也堪比外朝的部院大臣。

  所以,他们觉得最后最重的惩罚,就是将舒良和金英一样,贬的远远的,一辈子再也回不了京师,如此便足够了。

  结果现在,阴差阳错,舒良被轻拿轻放,反倒是刘永诚即将丧命。

  虽然说,刘永诚在内宦当中的名声不算好,但是,他总归是镇守甘肃多年,屡有战功之人,哪怕是个宦官,也不由让他们生出一丝兔死狐悲之感。

  有东厂珠玉在前,锦衣卫自然也不甘落后。

  卢指挥使领旨之后,干净利落的退出了大殿,不用说,已经去提人了。

  朝班之中,有好几个大臣,都露出几分挣扎的神色,似乎想要为刘永诚说两句话。

  但是,到最后,也没有人站出来。

  打压宦官,是文臣的共识!

  虽然说刘永诚很可怜,但是,他到底是个宦官,天子要处置宦官,没有文臣插嘴的份。

  何况,他们刚刚如此义愤填膺的要处置舒良,如果这个时候为刘永诚说话,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若是再被人借题发挥,说他们当中暗中结交地方镇守太监,更是引火烧身。

  于是,最终,殿内还是没有人出言。

  就这么沉寂了半晌,陆陆续续又有几个大臣出列奏事。

  其中,甚至有关于东宫讲师的人选,但是,老大人的心思,却已经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

  不过这也正常,东宫的讲师要求苛刻,基本只能从翰林院里面选。

  所以,跟普通的官员们没有关系。

  至多就是高层的老大人们,看想要提携谁而已。

  于是,最终确定下来的人选是,《皇明祖训》和《御制帝训》这两本书,由内阁大臣轮流为太子讲读。

  《大学》《中庸》《孝经》这几本经典,则是选择了翰林院中资历久,学识足,最重要的是,曾在国子监任教,对教导学生颇有心得的翰林侍讲,倪谦。

  不过,让众臣有些意外的是,最后的,也是最基础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几本书,最终中选的人,竟然是谁也不看好的翰林编修,万安。

  至于理由,也很不可思议。

  据说,是宫中的圣母皇太后给的建议,觉得万安仪表堂堂,定能教好太子。

  本来三百千这种启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