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05章 入诏狱_皇兄何故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明所谓的礼法,舆情,实际上的约束力,都来自于皇权,可问题就在于,皇帝本身就是皇权的化身,皇权可以约束皇帝之外的所有人,但是,却唯独约束不了皇帝。

  事实上,哪怕是对朱祁钰而言,只要他不顾后世史书的评价,不管自己的所作所为会给后世之君留下什么隐患,他处理现在的局面的时候,能够用的手段多了去了。

  所以对如今的大明来说,所谓的天人感应,实际上看的就是皇帝信不信而已,皇帝相信,它就有无穷大的威力,皇帝如果不信……那也就那么回事了。

  至于所谓雷击宫门是上天示警的说法,朱祁钰信不信呢?

  前世倒是信了几分,毕竟那个时候,他四月下了废太子的诏书,六月便有雷击宫门,似乎真的是上天震怒。

  可是如今,太子还好好的在东宫呆着呢,这落雷却如期而至,真要是信了所谓上天示警,朱祁钰也就白活了。

  不过,时移世易,但是有些人的性格,倒是不会改变。

  便如这个上奏的何文渊,前世的时候,鼓动朱祁钰改立太子的,就有他一个,也算是那个时候朱祁钰的心腹近臣之一。

  但是,这一世醒来之后,朱祁钰却并没有太过重用这个人,原因就在于,某种意义上说,何文渊和徐有贞一样,都是一个追求仕途进步的人,更重要的是,以朱祁钰对他们二人的了解,他们其实都有些小家子气,缺少宏大的视角来看待整个朝局社稷,说白了,汲汲营营之辈,难当大任。

  如果一定要比的话,何文渊其实还不如徐有贞,他这个人,有擅长的领域,在地方上时,政绩颇佳,人也还算清廉,可是,有一个大的缺点,那就是喜欢在自己不了解的领域里头插手。

  前世他之所以被罢官回家,就是因为在苗地叛乱的事情上,和于谦意见相左,主张苗地蛮荒,不必消耗太大精力,宜罢去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仅留都指挥使司镇守即可,这个提议一经提出,就被于谦立刻否决,斥责他这是要失祖宗之土,后遂作罢。

  所以这一世,对何文渊,朱祁钰就是晾着,也不重用,也不打压,把他安排在了吏部王文的手下当差,也算是给他几分优待。

  却不曾想,这兜兜转转的,何侍郎还是撞了上来,看来这段时间,该蒙的人没蒙着,不该蒙的人,却被蒙骗了。

  奏疏是密奏的形式呈上的,而且因为何文渊本身是三品大员,所以,他鲜少的用了直奏的权力,未经内阁就直接送到了御前。

  里头的内容和前世一样,出现了何文渊招牌的那句谏言,父有天下,必传于子,可以说,激进的很。

  但是如何处理,却让朱祁钰犯了难,按理来说,这是朝廷里头三品以上的大臣,头一次有人直白的提出,东宫储位不正,理当更易的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