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四十章_重生之我是大明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此之前家庭的和睦、静谧形成对比,吹电扇、吃西红柿、给爸爸画手表,这些在转瞬间都成为回忆,美好的东西都消失的似乎太快。

  也许有人认为以这个家庭的生活来交代整个唐.山的生活似乎不合理,有点以偏概全。但是这样更适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中国人更注重的是家庭。

  冯晓刚也就是想表现一段中国式的悲剧,这里需要的不单单是讲述地震给唐.山人民带来的灾难,以家庭关系为突破口演绎亲情。其中这里造就的感动大多是来自于徐凡饰演的李元妮,她作为妻子,作为母亲,对于地震所造成的一切都是无法释怀的。

  她的哭戏占多数,打动观众的不是她的泪水,而是她的那种痛,无以名状的痛,却活生生的展示在人们面前。

  作为一位中国母亲,她对于死去的丈夫和离开的女儿有愧疚,她把更多的爱转移到了儿子身上。当儿子即将被婆婆带走时,她近乎无力的呼应着儿子的叫唤,但看着车缓缓走开时,她脸上呈现出的是无助,脸色苍白,让人看到一种难以割舍的母子情深。

  接着转为远景拍摄,李元妮的身体在尘土飞扬中是那么模糊,是那么单薄,似乎她对于这一切都无法改变,她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母亲,她只能接受周边环境强加给她的这一切,然而她却有毅力坚持自己的信念,这一坚持就是三十二年。

  最后婆婆把儿子还回来,当听到方达喊妈时,她近乎崩溃的喊着达,并跑向儿子,瘦弱的身躯在肥大的衣服里显得更单薄。她抱着儿子,两个人在天地之间显得微乎其微,但是那份母子深情却感天动地。

  李元妮一生都活在痛苦之中,有和丈夫分离之痛,和女儿的误解之痛。对于弥补丈夫她可以用坚守,对于和女儿之间的隔阂,她却不知怎么消除。

  当儿子方达要带她去杭州时,她本能的拒绝,“你爸你姐在这呢,我哪都不去”,“咱唐山不能没有家,你爸你姐的魂回来了不能没处去”。

  当方达又让她找个伴时,她不答应,她觉得没有哪个男的能用命对她好,“我这一辈子都给他当媳妇,我一点都不亏”,这是对丈夫深深地爱,地震对这份爱无法摧毁,阴阳两隔带来的痛,却是李元妮一辈子摆脱不了的,比起无法见丈夫,女儿的音信全无和误解更是无法释怀的。

  于是李元妮努力做一些事平衡着这一切,每天洗好西红柿放在女儿的照片前,每年都买两份教材。

  这三十多年她太累了,有些话也说不动了,只有在老房子里等着自己的丈夫和女儿魂。她是老了,这些隔阂也折磨了她大半辈子。

  在墓地的这场戏,最终女儿得以理解,作为母亲的李元妮却用短短的几句话带过了这三十二年的痛苦。“我过的挺好的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