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章 丰收的喜悦(1)_回到明朝做千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算,到家后。还在每家门楼上钉个“军属光荣”的牌子,随着这牌子地,还有白花花的安家银,白花花地米面布匹。鞭炮声响,非常热闹,也让他们非常自豪。看着旁人羡慕的神情,各个军属们都是神情俨然,而入选的军士们也尽量作出一副威武的样子,自觉自己懂事了许多。

  此次的活动效果非常好,真正做出了“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舆论效果,也让五寨堡旗军从此成为五寨堡周边各地向往的地方。

  公元1590年8月16日。本书转载ㄧ6k文学网αp..cn

  昨天才吃完月饼,过完中秋,又庆祝了招兵成功等一系列活动,喜劲还没过去,整个五寨堡又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当中,到处是欢声笑语,到处是满面笑容地人。

  今早,五寨堡全堡总动员,开始了麦子地收割。八月流火,虽然各个农场中收割麦子的屯丁们汗如雨下,但丰收的喜悦却荡漾在他们的脸上,沉甸甸,金灿灿的麦穗压弯了他们的腰,但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地。

  五寨堡,黄来福大田庄。

  清涟河边,已成五寨堡标志景物地黄来福大水车仍是不停地转动着,而这种水车,已经沿河林立十数轮,大功率地,时刻灌溉着河边的各处田地。充足水源地灌溉,再加上大农场似的先进劳作方式,眼下结果已经出来了。

  这黄来福大田庄有着周边近千亩土地,是黄家早期在五寨堡私人占有万亩田地中最优秀肥沃的部分,而这庄丁制,最早也是由黄来福大田庄开始的,因此黄来福大田庄的庄丁们平时都有一种优越感,因为自己比起其它农场的屯丁来,自己算是大人最早身边的人。

  而黄来福大田庄等黄家私人田地,由于不需要分红给五寨堡其它军官,这各种待遇奖励,又会比五寨堡其它农场会来得多一些。

  此时在河边田庄处的一片田地上,田庄管事王伴哥看着眼前麦浪滚滚,手捧沉甸甸的麦穗,忍不住嚎啕大哭,看惯了以前田庄内凄惨的收成,没想到今年田庄内会如此大丰收。据他的估计,今年这黄来福大田庄的千亩地,一亩产粮竟可达三石之多。

  三石是多少,号称湖广熟,天下足的长沙等地,是湖广产粮最多地方,也是大明知名的四大米市之一,也不过亩产稻米三石。就是嘉兴,湖州等地,水稻的最高产量不过四石。这还是江南的稻米,如果放在北方的各种小麦中,最好的良田,在风调雨顺的丰年中,最多也不过亩产二石,普遍来说都是一石,如遇到什么天灾人祸,亩产个几斗,甚至颗粒无收是很正常的。

  五寨堡这样一个苦寒之地,竟可亩产麦子三石,这是多么惊人啊。

  王伴哥算是大田庄的老人了,当年还是黄家的佃人时,他就是田庄中为首的佃人,黄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