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7章 大小晏_我的芳华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爱恋与离愁别恨。如“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踏莎行》)“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玉楼春》)

  然而,晏殊词写男女恋情,已过滤了五代花间词所包含的轻,挑,滟,冶的杂质,而显得纯净雅致。他往往略去对女性容貌铯相的描写,而着重表现抒情主人公的恋情。其词的情感基调是雍容和缓,淡淡的忧愁中时而透露自我解脱的气度,语言也一洗五代花间词的脂粉气和浓滟色彩,而变得清丽淡雅,温润秀洁。

  北宋刘攽(ban,第一声)《钟山诗话》说:“晏元献尤喜江南冯延巳词。其所自作,亦不减延巳。”

  冯延巳词在表现“滟情”和“闲情”的同时,偶尔流露过人生得几何这种生命有限的意识,晏殊则经常表现对生命的忧思。

  晏殊少年时以神童被荐入朝,后屡历显要,官至仁宗朝宰相,生平爱好文学,又喜荐拔人才。叶梦得《避暑录话》说他爱好宾客,“每有佳客必留”,“亦必以歌乐相佐”。他的《珠玉词》大部分是在这种富贵优游的生活中产生的,因此流连诗酒、歌舞升平就成了这些词的共同内容。只是,作为太评时期的宰相,晏殊虽然少年得志,一生士涂顺利,享尽富贵,但优裕闲适的生活和多愁善感的个性,使他常常反思和体悟人生。他从圆满的生活中体悟到一种不圆满,即想延长这圆满的人生而苦于人生的短暂,因而他在词中反复抒发“细算浮生千万绪,长于春梦几多时”(《木兰花》)、“可奈光阴似水声,迢迢去未停”(《破阵子》)这类忧思。而这人生有限的忧思又常与情爱的缺失交融在一起,两种苦闷相互发生映射,加深了词中情感的深度,而这又构成了晏殊词“情中有思”,即浓情中渗透着理性沉思的性质。

  名作《浣溪沙》最能代表这种特色: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在伤春怀人的表层意象中,蕴涵着强烈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夕阳”、“落花”两种流逝难返的意象,象征着年华的流逝和情爱的失落,体现出晏殊对时光迫促、生命有限的沉思和体悟。

  晏殊的年辈较高,正至地位又显赫,欧阳修等着名词人或出其门下,或为其幕僚,因此,他被后人推为“北宋倚声家初祖”。

  晏殊的幼子(第八子)晏几道按照其父所承传的花间传统,固守着小令的阵地,他的《小山词》,写那些令人荡气回肠的男女悲欢离合之情,并没有超越前人的题材范围,然而他的词,并非重复花间的境界,而是创造了新的艺术世界。

  晚唐五代和宋初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