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0章 还是文学适合我_我的芳华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西汉王昭君的故事,你能给我点建议吗?(比心)】

  顾秋风想了想,发了一条消息过去。

  【顾秋风:你还在研究课题?(疑问)伍一劳动节一结束,再过一个星期就是思修考试了,你……复习好了?】

  【江小燕:没呢(泪奔),伍一再复习吧,现在把论文先开个头。】emmmm……

  好吧。

  【顾秋风:这个一时半会儿说不清,第一节课下课我去找你吧。】

  江小燕秒回。

  【江小燕:谢谢喽(开心)!】

  【顾秋风:客气了!】

  放下手机,顾秋风发现,自己再也没法静下心来背书了,良久,他由衷地感慨道:“比起这枯燥的知识,还是文学适合我啊!”

  《汉宫秋》……汉元帝刘奭……王昭君……毛延寿,一个个人物相继浮现在了脑海中。

  说到《汉宫秋》,就不得不说起它的作者马致远。

  我们了解马致远,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他的那首小令《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寥寥二十多个字的小令,一向为人们所击节赞赏。虽然题材不出游子天涯之惯常,但写得语简意多,字字珠玑,精洁可诵,后人对它的评价相当高。

  元人周德清《中原音韵》誉之为“秋思之祖”。

  清代李调远《雨村曲话》中说:“致远〔越调·天净沙〕云云,数语为秋思之祖。”

  至近代,王国维先生更是不吝溢美之词。

  《人间词话》卷上:“枯藤老树……”此元人马东篱[天净沙]小令也。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有元一代词家,皆不能办此也。

  《宋元戏曲考》第十二章“元剧之文章”:元人小令套数之佳……〔天净沙〕小令,纯是天籁,仿佛唐人绝句。

  马致远借这首小令想表达什么,曾经引起过学术界的争议,主琉观点认为此曲中意境萧索凄婉,曲折地反映了元代知识份子的复杂心境。

  元代,是一个仕进之路长期被堵塞的年代,科举的废止、士子地位的下降,许多知识份子处于一种进退无门的境地。

  这与元朝的果策有关。

  元世祖在乜金也宋的过程中,逐渐注意到利用丰见文人巩固桶治的重要意义,为此,他任用许衡、姚枢等儒生,以宽容的态度对待汗组士人,1271年,他以“元”为果号,取《易经》“乾元”之义,以示自己对汗文化的推崇。

  早在登上汗位之初,他就积极标榜文治,设学校,建官,职,征召汗组的知识份子,至元(1264——1294)初年,又命丞相史天泽尝试科举,此后又多次拟立制度,但是……都没有正式施行。

  这一方面是由于镇压仁泯启一和侵宋的君事活动频繁,无暇兼顾,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萌古柜组的极力阻拦。

  直到元仁宗延佑二年(1315)年才重开科举。

  在此期间,一部分儒士仍然没有摆脱怒隶的命运或贫寒的困境,一些走上仕途的文人,也因受桶治者的歧视,思想上颇为苦闷。

  马致远,就是后一种情况。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