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2章 争议_我的芳华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舆部类。

  三、金陵世德堂本刊于1592年,离吴承恩去世仅10年,其卷首陈元之序已不知作者是谁。

  四、小说中真正的怀安方言不多,而吴语多。

  五、刘勇强、黄永年等提出在第七、九、二十九回等多处行文过程中漫不经心地嵌入“承恩”二字,甚至与“并不光辉的八戒”相并列。

  目前,这两种说法都无法进一步地提供确凿的证据,因此,可以暂从人们普遍接受的吴承恩之说。

  事实上,除《西游记》之外,四大名着中的《水浒传》、《红楼梦》的作者学术界也是争议不断。

  《红楼梦》的作者问题,曹雪芹的生卒年、籍贯、旗籍……这四个方面,每一个方面学术界至少存在两种说法。

  而关于《水浒传》的作者,从明代到今天一共有五种说法:一、施耐庵作,罗贯中在真本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定的加工。(主琉观点)二、施耐庵所作。三、罗贯中所作。四、施耐庵作、罗贯中续写。五、施耐庵、罗贯中两人均系托名而实无其人。

  其实,更大的争议还是施耐庵本人……的生活年代。

  明人除了较为一致地肯定他是杭城人外,其他的啥都不知道。

  “南宋时人”、“南宋遗民”、“元人”……不靠谱的明人就其生活年代提出了多种说法。

  明代以后,有人认为施耐庵即是南戏《油闺记》的作者施惠,有人认为是宋末元初《靖康稗史》的作者耐庵,从20世纪20年代起,又有人说他是苏北兴化人……总之,这是一笔糊涂账,剪不断,理还乱。

  四大名着中,唯一能够确定作者的就是《三国志演义》。

  没错,罗贯中即是作者!

  他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生活在元末明初,约在1315年至1385年之间。

  细心的你能发现我没说罗贯中的什么吗?

  是的,没说——籍贯!

  罗贯中的籍贯,又是一笔糊涂账。

  东原、东平、太原……这还不算,有学者指出,历史上有三个太原郡;有学者认为,“太”字有可能是草书“东”字之误;还有学者从古地名和地方别名上入手考证,最后得出结论:“太原和东原其实是同一个地方。”

  关于罗贯中的生平,在明清之际,有人说他是张士诚的谋士(客霸府张士诚),有人说他是施耐庵的门人,帮助老师写成了《水浒传》,更玄乎的是明人写的野史,说罗贯中“有志图王”,而且说的有鼻子有眼的,据某位不知道姓名、脑洞却突破天际的明人讲,这罗贯中啊,原本是想和朱元璋掰掰腕子的,结果看到洪武皇帝大业已成,天下已定,便心灰意冷,悄然归隐,在隐居之地,他又心有不甘,于是就提笔写下了《三国志演义》,在书中过过争王争霸的瘾……

  “嘿!”

  一道声音传入耳中,紧接着,顾秋风感觉胳膊又被人敲了下。

  侧过头一看,是孔泽。

  “你想什么呢?那么入神?”他低声道。

  “哦,没什么。”顾秋风小声道,“就是突然想到了周五晚上咱们吃烧烤时喝的扎啤。”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