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二章 座谈会_重生之政道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觉得这样的观点也太左了,现在的问题正好相反,不要说私营企业,就是乡镇企业在竞争中都是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比如在金融、土地等方面。比如在准入门槛上,得不到支持,有点像是后娘养的,不是亲生的。可就是这样,这些私营经济依然是活力无限,这就说明很多问题,我认为私营经济在市场准入等等方面要通guò一个渐进的过程逐渐达到和公有制经济相对平等的一个竞争平台上,这才是现在和今后一段时间要解决的问题……”…,

  陆政东是从基层一路打拼上来的。对于私营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认识得更为具体和直观。但经过县委书记和副市长岗位锻炼,陆政东气质越来越稳重,他很清楚,万言书根本就改变不了什么,所以也愿意在周义华面前只谈现在基本已经形成了共识的东西,而国有企业的改制,现在还没有真正进入攻坚阶段,有些提法上面还没定下来,那是雷区,搞不好就会被扣上一顶国有资产流失的罪魁祸首的帽子,所以他就回避了国有企业的问题。

  周义华感叹一声道:

  “从我个人来说,我也认为还是要大力发展私营经济,但理论是政策的先导,若祸水论成为主流,将会影响经济的发展,甚至相关的干部,说不定到时还要承担责任。”

  两个人正说着,省工商局的副局长周志鑫也从后面跟了上来,邀约一起去吃饭,

  派别和山头,存zài自然有其理由,物以类聚,人与群分,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读党校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认识一些“道”上的朋友,这些朋友都是各地各部门的头头,多一个朋友,即使对自己的前程没有太大的帮助,可是将来总多一条办事的途径。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些走得更近的团体,诸如,省直机关的干部平时接触得多一些,或者说是互相利用的价值更大一些,所以在一起聚会的时间更多。来自各市的领导由于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在一起有着更多的共同语言,聚在一起的时间就要稍多一些。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小团体。

  陆政东还没有来得及表态,就有另外一位副市长争着请客,陆政东和他们不一样,心态就平和得多,官场和商场是最为势利的地方,没有实力和明显潜力,纵然是天大的人才也会受人白眼。在官场,友情只是陪衬,处于官场人际关系补充地位……

  一行人约好吃饭的地方之后,陆政东回到宿舍,准备收拾一下就出去吃饭,电话响了起来。

  “武山,什么事?”

  “今天晚上省委省政府要接待了几位国内知名的经济学家,还要开座谈会。刘部长请你也参加。”

  辛武山赶紧利落的说完笑着说还要通知其他人就挂了电话,陆政东挂掉电话又把本来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