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十一章、覆舟山上_勒胡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姓卫名循字因之,是会稽人,跟卫玠那河东卫氏没什么关系,祖绍东汉初年的东海学者卫宏,后来迁居会稽,据说在汉末和东吴都有人出仕,做过中层官僚,但入晋后则只有几个郡县属吏而已。原本算不得大族,他是跟着表舅贺隰——虽然岁数其实比贺隰大——混进来的。

  大概齐,是贺隰的堂姐第三婚嫁给了卫循的老爹,生下了卫循的同父异母兄弟?好吧,其实他本人身体里并没有一丁点儿会稽名门贺家的血脉。

  卫循貌似比其他人都要热情得多,说我虽然是会稽人,但长期跟随表舅祖(贺循)呆在建邺,这覆舟山我很熟啊,且待我来为裴王……文约兄指引绍介。于是也不等裴该表示赞成或者拒绝,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从覆舟山的来历,为何得名,一直到一崖一石、一草一木的种类、好处,全都备悉靡遗,确实是个合格的导游。

  卫循的中州话带着会稽口音,两者结合起来,听上去就那么的……套用后世一个字眼来说,很“哏儿”,所以裴该就权当听单口相声了,由得他说,并且不时点点头,加以鼓励。卫循看到裴该是这番神情,不禁越说越兴奋,直至手舞足蹈,好在他言辞便给,口音也不是太重,所以就连旁边软舆上的卫玠也不禁逐渐听入了神。

  就这样指指说说,终于来至山巅。裴该左右一打量,发现除了自己和卫循两个,还有那些乘软舆的外,几乎是人人呼哧,个个带喘——卫玠除外,他虽然乘着软舆,仍然面泛潮红,咳嗽不止,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跑上山来的……

  若说覆舟山之名的来由,卫循刚才就解释得很清楚了,此山南坡较缓,正当玄武湖的北坡却陡峭如削,就仿佛一条船甲板朝北、船底朝南,给半截埋进了土中似的,以此得名。卫循还说,山如覆舟,深合易理,乃大吉大利之象也,不过具体怎么吉利,裴该随便听听,也没往心里去,也没能记得住。

  纪友、顾治早就安排仆役,在山顶平整出一片空地来,并且围上了幕布——幕围三面,面朝玄武湖的北方则敞开着,便于大家伙儿欣赏湖光山色。裴该站在幕外,却忍不住转过头去眺望来处——山下街道杂错,房屋鳞次栉比,貌似一百年后刘裕和桓玄就曾经在覆舟山下打过一仗,以争夺建康的统治权;那么我若登临覆舟,驻兵在此,又将怎样谋攻此城呢?

  卫循提醒了好几遍,裴该这才反应过来,急忙归入幕中。众人分宾主落座,顾治、纪友、贺隰等人在主座,卫玠和裴该在客坐,其他人侧面相陪——卫循的位置最靠后,他就不好意思再往两位北客跟前凑啦。至于女眷,则虽同处一幕,却在侧面别置席位,遥遥可见,而且说话若是略微大声一些,相信她们也都能够听得到。

  只是裴该在山下时就已经远远地观察过了,他对这些贵族小姐实在提不起什么兴趣来。一则大多数闺阁岁数都太小,明显还没有发育完全;二来这年月的审美情趣,也跟他本人所好大相径庭。8)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