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一章、云台二十八将_勒胡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也个个面露疲态,加上既有城池为恃,不必扎营,故此于夜间防卫上,颇显松懈。

  因此就理论上而言,倘若陆和毫无防人之心,是不会急着重整军旅,若有所待的吧?这分明是打算一瞧形势不对,当场就拔刀子捅人的架势了!

  李世回由此而心惊,郭诵趁机再加劝说。李矩以手支额,表情非常痛苦,缓缓说道:“声节之言,实为正理,奈何……我曾云,身受祖骠骑厚恩,不忍相背,则若祖骠骑不肯臣从于大司马,我又岂能与关西人沆瀣一气?辜恩负德之事,我不屑为啊!”顿了一顿,又道:“且就此将下于郭默,心亦不甘。”

  “永嘉之难”后,虽然都城被破、天子为掳,晋朝却仍有几支残兵奋战于河南、河内等地,不肯接受胡汉的招安,比方说李矩、魏该、郭默、上官巳——傅祗和荀藩兄弟不算,一票文弱官僚,所部基本上就没啥战斗力——在原本历史上,还得加上一个对于胡汉朝降而复叛的赵固。

  然而除了李矩、魏该两支队伍还算和睦,逢急难肯于守望相助外,这些晋朝旧将多半相互间瞧不顺眼,祸水东引、落井下石,甚至于直接冲突、火并等事,那都是家常便饭。

  尤其郭默最为狡诡,擅长游击作战,动不动就拿友军做挡箭牌,最是遭人恨了。所以裴、祖联袂北伐之时,郭默去投了裴该,李矩、魏该、上官巳却投了祖逖,很大程度上也是因此心结所致。

  谁想到郭默如今于关西为重将,其名位仅在陶侃之下,那么一旦裴该更进一步,郭思道必然得攀鼎湖龙须,可望鸡犬并升啊,李矩既然去迟一步,势居下位,他又怎么可能会乐意呢?

  对于舅舅的想法,郭声节自然熟知,于其应对之策,也早就成竹在胸了,由此建议道:“天子方下禅位之诏,而大司马未受……自然,迟早还是会受的,然若舅父及时上表劝进,大司马必喜,或将容膺重命……”

  李矩插言道:“奈何祖骠骑……”

  郭诵道:“依愚甥之见,汲郡不可久居,乃可使陆将军护守,阿舅急率大军归还河内,整兵秣马,以备非常……”咱们先得赶紧跟陆和分手,别让他真起了吞并之心——“阿舅可亲笔书一份劝进的表章与愚甥,愚甥先执此表,并石虎的首级,前往荥阳见祖骠骑。若祖骠骑有与大司马相拮抗之志,则此表自当付之一炬;若祖骠骑亦肯屈从于大司马,则愚甥即往洛阳献上……”

  李矩听闻此计,不禁大喜,乃以手拊郭诵之背道:“声节日益老练了,我李、郭两家前途、富贵,都在声节身上。”当即召书记过来,使其密草进奏,李矩亲笔抄录了,再交给郭诵——本来这么机密的事儿,就不应该泄露给第三人知道,问题李世回与同名的李茂约不同,这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