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九章、说书人_勒胡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诸葛亮“托身非所,劳困蜀民,力小谋大,不能度德量力”,他可能多少有点儿本事,但是眼光太差,怎么就去跟了刘备那个卖草鞋的了呢?而就算跟了刘备吧,刘备死后一封又一封劝降信入蜀,你要真有见识,就该马上倒戈来降啊,你压根儿就没有赢的机会哪!

  本来舆论环境就差,再加上诸葛亮前几次北伐确实犯了不少错误,所以或许有人称赞他治蜀还算合格,但没几个人敢说他是名将甚至大军事家。就连陈寿再怎么盛赞诸葛亮,最终也不得不捏着鼻子给了个“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的模棱两可的评价。至于诸葛亮历史上那几次真怼上了司马懿的北伐战,更很少有人肯提及——怎么说?说诸葛亮完全不能打,那宣王时代怎么就不能灭蜀呢?说他其实很能打,你又将置宣王于何地?

  所以相关诸葛亮的作战,对于支屈六来说是个绝对盲点,昨晚想了半宿,越琢磨越觉得“弹琴退敌”虽然用险,但也不是没有丝毫成功可能性的——这家伙太敢想敢干了,对老子的脾气!今天特意跑过来,主要就是想听诸葛亮的故事,当下勾引得裴该引起话头,赶紧当面请教,而且——“我把汉中、陇上地图也带来啦,虽然不够详尽……”

  裴该心说原来你是有备而来啊,眼见得胡兵在两人中间展开地图,他就只好继续顺着昨天的话头说下去:“且说孔明设空城之计,退却司马,便即草草撤兵,折返汉中。随即马谡、王平也率败兵逃回,诸葛亮流着眼泪,以军法处斩了马幼常……”

  他一边讲史……不对,说评书,一边指点案前的地图,还时不时询问支屈六,说我不懂打仗啊,只是复述史事,至于这一仗,将军您又作何看法?若让你来领兵,所部就是眼前这些胡卒,能有多强的战斗力?趁机探问胡军内情。

  支屈六对于军队和人事的了解,自然又比简道要深入一层,虽说他粗而不傻,始终谨守底线,对于军中绝密并无一字涉及,但光能够说的那些,也让裴该获益良多。本来裴该想尽快结束故事的,他实在没心情多跟胡将打交道,等到发现了这么个好机会,当即改变了主意,只想把这种说古活动拖得越长越好——最好能够拖到石勒归来,那我还不把他军中事务查个底儿掉么?

  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找到合适的机会逃跑,是不能不先洞悉胡军内情的。

  只可惜一部三国再怎么长,以裴该的口才——他又不是真说评书的——最多个把月肯定也就讲完了,这点点时间,石勒未必能够攻下洛阳,然后凯旋许昌。其实裴该一肚子的历史故事呢,问题很大一部分都是后事,不能拿出来说……他心说我若是穿越去了明朝,能讲的就足够多啦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