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63章 飙涨的片酬(第一更)_这个导演很靠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藤讯在影视业的布局主要是依靠IP形成一个闭环,从某种意义来讲就是专门将庞大的IP库影视化,打通上下游,IP有助于保证制作周期和剧作基本水准的稳定,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利用网络的长尾效应。

  藤讯视频要形成中小剧保证营收,大剧创造品牌的一个高低搭配的模式。

  《择天记》据说是四个亿的总投资,属于典型的头部作品!

  “那真的是一个亿的片酬吗?”

  “…这个我不清楚,你自己问晓鸥姐吧!”

  话题很快转移到了飙涨的片酬上面,杨小蜜、施施都做过制片人,对这东西深有体会。

  片酬为什么飙涨?

  供求体系产生了不平衡,作为稀缺资源的那一方形成追涨与泡沫,演员片酬疯狂溢价。

  具体来讲,我国采用的是影视剧公司制作完成后再分销给各大播出平台的B端采购机制,每年备案的剧集好几千部,如此多的作品量,都需要分销给电视台与各大视频平台来消化。

  而在这整条产业链中,各方都要面临巨大的压力。

  投资方面临收回成本的压力;

  制作方面临投资方、广告商以及播出平台的压力;

  平台方则面临广告主的压力;

  广告主有自身品牌效果转化的压力。

  这所有的压力都指向了剧集的收视率、播放量以及在市场上的热议度等。

  在国内大多数剧集的剧本立意、制作水平、宣传水平等都无太多差距的情况下,此时启用流量明星无疑是最大的卖点,也是风险最小、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所以花大价钱的投资方、电视台、制作方乃至视频平台,为了规避风险也只能把所有的筹码都押注在当前正红的艺人身上。

  这就造成了当红明星片酬的水涨船高!

  不过,杨小蜜跟施施吐槽的却是小鲜肉片酬的飙升,反倒对自己的片酬表示‘很正常’…

  这就叫双标了吧?

  沈长林还没说话呢,刘岩忍不住了:“你俩的片酬都高得离谱!”

  施施挠了挠头:“没有吧,我现在基本不接外戏…”

  沈长林插话:“那你对外喊价多少?”

  “单集150万…”

  “蜜姐呢?”

  “我比她少一点…140万…”

  沈长林苦笑一下:“怪不得都想做明星!”

  “你拍《鬼怪》,给演员开的什么价?听说妮妮演的女二号?”

  沈长林点头:“四大主演加一起3000万,妮妮片酬是800万,我定的规矩,总片酬不超过制作经费的30%…”

  “我如果拍你的戏,我也愿意降价啊!”

  再去一下,看看有没有可能挽回…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