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8章 革新_女帝工作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敢说。倒是那廖思行,平日像根木头桩子似的杵在朝堂之上,偶尔还在陛下的注视下眯着眼睛打盹儿,平日上衙,大多数时候只喝喝茶,看看话本子,私底下被人冠名:大小九卿中第一闲人。

  今儿吃错药了?

  “臣反对。”

  “臣亦反对。”

  出列的是两位韩林庶常,众人一瞧,都强忍着才没笑出声。自家女儿在学里为非作歹,被学堂除名,这会子不好好反思自己的家教究竟出了什么问题,竟还有脸在陛下面前蹦跶。

  两位庶常何尝不知众臣想法,可常言道,不蒸馒头争口气,他们读了一辈子书才爬到这个位子,决不能被几个商贾顶下去,若真是那样,才叫真的没脸活!

  两位庶常硬着头皮走到大殿中央,一个道:“自古士农工商……”

  开口便是老生常谈。

  另一个接道:“臣以为,担多少重任,便享受多少待遇,圣人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里的“夫”指的便是臣等士大夫阶层,而非平民商贾。臣不认为这是刻意将人分作三六九等,而是各司其职。于这个国家来说,出一分力的却要求享受十分的待遇,久而久之,天下岂不乱套了?”

  殷不离当即驳道:“好一个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敢问王庶常,西境艰苦开荒者,可是我等?北疆驱赶北戎铁骑者,可是我等?江南水患之后,于九死一生中挣扎着兴建家园者,可是我等?”

  群臣哄堂大笑。

  王庶常羞的恨不得钻进老鼠洞里。

  殷不离继续道:“农者用汗水开垦荒田,侍弄庄稼,才丰了仓廪;工者以智慧凝结,匠心独运,才驱动国家前进的齿轮;商者流通万物,沟通东南西北,才使我大梁愈发繁荣、生生不息。我等今日可在这里高谈阔论,乃是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啊!”

  “陛下!臣以为士农工商只是分工不同,并无高低贵贱,朝廷若刻意设置障碍,将是,自取灭亡!”

  殷不离谈论士农工商时,姬羌的眼睛一直放光的。殷不离,她一点没有看错。

  “殷卿,言之有理。”姬羌赞道。

  “那沈万九乃朕亲封的忠义之士,国家危难之时,沈义士慷慨解囊,助我大梁度过难关,朕与众卿行事,万万不能寒了天下忠义之士之心。”

  “陛下圣明!”群臣附和。

  姬羌又看向殷不离:“不知卿可有一劳永逸之法?”

  殷不离:“臣斗胆向陛下请命,一切驰放,任令通商。于税收、流通、律法等方面革除旧制,实行新制。臣建议此项革新由户、吏、通政司、督察院、大理寺联手启制。”

  汤崇俭闻声,一个不稳,差点儿跌倒。

  这丫头,简直胡作非为!她,她这是要动摇国本啊!

  还“一切驰放,任令通商”?

  都去行商了谁还种地?

  汤崇俭的态度非常明确,完全反对。汤崇俭牵了头儿,翰林院、国子监、礼部大部分人持反对态度。

  其他部门,譬如兵部侍郎及其属下,大理寺少卿及其属下,也持反对意见。

  余者,态度不明。

  汤崇俭一个劲儿与江有汜使眼色,江有汜又开始装瞎。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