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5章 瓜分战利品和补偿_重生电子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化之后。接下来的步骤自然就是分配战利品。置地公司是一个包括地产、零售、食品、酒店等庞大业务的大规模集团公司。这其中最让人垂涎的资产,自然是置地公司位于中环的一大批优质商业大厦。

  置地公司有“中环地王”的美誉,而且它的经营作风一贯比较保守,对旗下的商业地产通常只租不卖。所以仅在香港最寸土寸金的中环,置地公司就握有包括太古大厦、太子大厦、怡和大厦、公爵大厦、告罗士打大厦、历山大厦、香港会所大厦,以及刚刚落成的交易广场一期、二期等九栋高级写字楼。

  许家的中建集团经营风格与置地公司比较类似,同样以出租商业地产为主。所以许士勋这次主要分得了包括置地广场一期、二期、太古、太子、怡和这五栋位于寸土寸金的中环的商业大厦。

  林氏集团经营地产的方向是商用住宅,所以林桂泰并没有与郭和年竞争东方文华酒店的控制权。林氏集团转而选择继承了置地公司位于半山区、上环、铜锣湾、尖沙咀等地的大量住宅地产。以及一栋历山大厦。

  郭和年的嘉利集团这次除了收获,香港文华东方酒店所在的公爵大厦之外。还把整个文华东方酒店公司收入囊中。要知道文华东方公司在香港、澳门、新加坡、曼谷、马尼拉,各有一家以文华东方命名的五星级酒店。此外它在香港中环还有一家四星级的怡东酒店,在泰国的清迈还有一家豪华度假酒店!

  嘉利集团接下来准备把旗下的香格里拉酒店公司拆分出来,与文华东方完成整合后,再在香港证券市场独立上市。新公司也将一举跃升成为,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顶级酒店集团。

  霍营东先生虽然是全香港最早参与地产开发的华商之一。就连卖楼花的创举也是由他最先想出来的。但从六十年代开始,霍营东在港府当局的打压下,就已经逐渐淡出香港地产界。而从八十年代初开始,霍家投资的重点更是逐渐转向中国内地。

  霍老这次分得的资产,主要是置地集团旗下包括牛奶公司、美心集团、万宁药店、惠康超市、7-eleven便利店、慎昌公司等在内的。食品和零售两大业务。霍家准备把这些业务整合成新的牛奶国际公司,然后重新在港股市场进行上市。

  霍老唯一要求划入自己旗下的一处物业,是位于九龙尖沙咀的一栋19层商业大厦。这栋大楼的名叫星光行,是霍营东在六十年代初邀请其他四家华资财团,共同集资3000万港币建成的,当时取名叫九龙商业大厦。

  但是霍营东由于在朝鲜战争期间,从香港向国内走-私了大量战略物资。他借此积累了第一桶金,又被誉为香港“红顶巨贾”的同时,也上了英美两国的黑名单。因此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