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9章 中港合拍_重生电子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寝室里的几人倒吸一口冷气。大家对国外信息接触的实在太少。清华图书馆虽然有专门的经费,用来购买外文期刊。但清华大学是工科学院,学校优先选择的肯定的是工科类的学术期刊。

  而经常报道李轩和东方集团的国外报纸和新闻政经类期刊,并不在图书馆的购买名录范围之内。毕竟清华大学分配到的外汇也是非常宝贵的,而且外国报纸、政经期刊中经常出现对国内的抹黑报道,这些文章都不适宜在国内传播。

  “我想起来了,之前北邮陈俊良教授的DS-2000项目,好像就是东方研究院出资赞助的!”另一个室友又突然说道。

  “东方研究院是东方集团下属的一个子公司之一!去年向我们学校捐赠了三个计算机教室的英国艾康公司。也是东方集团的下属子公司之一!”李轩解释道。

  “这些我们都知道,你去过香港。跟我们说说这个东方集团在香港的工作条件,是不是真的有他们自己的电影里放的那么好!”室友又问道。

  “我很早以前不就跟你们说过了嘛,东方公司内部的环境好的不可想象。比如当时我兼职的东方实yàn大厦,就是东方研究院在香港的科研楼。大厦里面的餐厅二十四小时都免费开放,供研究员们随时点餐。

  下午茶时间还提供饮料和西点蛋糕,简直就像到了天堂一样!你们这些人当时还说我在吹牛,什么外国的月亮比国内圆,就差把我抓起来开批斗会了!”刘畅没好气的说道。

  “嘿嘿,我们这不是也第一次听到,有对员工这么善良的资本家嘛!”寝室里的几个人不好意思的说道。

  “对了,老四,你真的决定报名去这家香港公司工作?”

  按照年龄排序,刘畅在寝室里人中排在第四,他点了点头:“嗯,有这个想法,但能不能应聘成功还不一定!东方集团这次主要是为它们在深海特区的几个项目来招人,优先考虑技术性岗位!即使有管理性岗位的名额,北大的名气也比我们大,谁让我们的经管系成立才这么几年!”

  刘畅语气中有几分无奈,东方公司在北-京准备试点招聘的另一所大学,正是清华隔壁的北-大。相比于以工科见长的清华,八十年代初的北大是全中国最好的文科大学。中国的大学体制受苏联高等教育体制影响,从1952年院系大调整后,就没有了综合性大学。

  “你说如果我们去东方公司工作,他们能提供多少工资?据说国外的工资比我们国内高许多!”寝室里的老二好奇的问道。

  “据我了解,三年前东方研究院内工资最低的研究员,月收入也能有四千港币。折合800美元左右!但给国内人员开出的工资,肯定没这么高!

  毕竟人家之所以愿意来我们这里投资,为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