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1章 传单和防晒霜_重生电子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简单,每个项目要经过严格的前景评估,评估通guò后还要与内地的相关合作方,仔细商讨合作条款。

  相比之下另一项人员交流合作计划就顺lì多了,就在北京各所高校有志搞科研的老师教授们。因为清华流传出来的消息而奔走相告时。第一批内地赴港交流的师生已经抵达香港。

  东方科技控股公司通guò东方实yàn室设立一个专项资金,用以支持香港与内地大学之间的人才交流计划。这个计划具体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每年由国内教育部组织30名学生和5名老师。来香港的各所大专院校进行为期一学年的交流学习。同时香港的各所大专院校,每年也会派出10名学生和2名老师赴内地交流。

  第二部分,香港东方实yàn室,每年会向国内的知名院校开放30个名额,接收内地的优秀青年学者,来港做为期三到五年的科研访学工作。

  李轩和东方实yàn室之所以愿意投资这项短期内看不到任何收益的项目。还是处于长远布局的考虑。东方集团近期虽然没有直接投资内地的打算,但未来内地的潜力远比香港这一城之地要深厚无数倍。

  特别是内地的人口红利。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不仅仅是低端的工厂流水线工人。还有大规模的科研民工。后世所有跨国企业,没有一家不在国内设立各种研发中心。也许高尖精方面还无法与发达国家媲美,但一些普通项目,国内廉价的科研成本,绝对可以碾压硅谷。

  东方集团背靠香港,比其他跨国巨头有着天然的距离优势。现在趁着还没人注意到内地这块人才处女地,抢先过去跑马圈地。等九十年代欧美公司反应过来时,东方集团早已完成了自己的布局。

  “各位老师和同学,欢迎你们来到香港,我叫刘丽丽,是‘东方红’项目的接待负责人之一。接下来这段时间,大家在香港生活期间,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来找我,我将会竭尽所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萝湖口岸关检大厅,人才交流计划第一批赴港的内地师生刚走出安检口,就已经有东方实yàn室人才交流项目部的负责人在等候。

  “东方红”,这是李轩为这个人才交流计划,取得恶趣名字。

  陪同刘丽丽一起来接人的还有香港新华分社的一位负责人,他也简短的讲了几句爱港爱国的客套话,所有人就登上提前预备好的巴士,前往香港中文大学。

  中大刚刚开始放暑假,所以校园里略显冷清。这群来自内地的师生,会趁着这个假期突击学习粤语和英语,来让自己更好的融入香港本地的生活。

  “刘伟,我们每个月的补贴有四百港币,折算成人民币比我父母俩的工资总和还要多,而且这还是外汇,咱们的条件也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