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一章:短兵相接巨案平(二)_大唐西域少年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电闪雷鸣、大雨滂沱。

  阿史那霄云以寻找妹妹的名义出发去金城坊找情郎,却不知王霨正跪坐于大明宫紫宸殿中,蹙眉长思。

  入宫途中,王霨与高力士暗中快速交换了彼此所知信息,确认此案是由杨国忠挑起,东宫则尾随其后、所谋更大。

  王霨与高力士都断定高云舟和高仙桂是被人诬陷,可两人手中都没有足以力证他们清白的证据。同时,两人均猜不透两名安西牙兵为何凭空出现在谋反现场,因此王霨始终不知该从何入手解救高仙芝。

  大殿之中,兴高采烈的杨国忠正侃侃而谈:“陛下,王鉷兄弟意欲谋反,可谓人证物证俱全。任相士、邢司阶、鲜于使君、霨郎君还有剑南牙兵均可作证。以微臣之见,此事不必再议,王鉷、王焊均应问斩。当下最需朝议的是边将勾结朝中重臣之事。”

  脸色阴晴不定的李隆基尚未开口,面容枯槁的李林甫立即起身拜道:“陛下,为政之道,自有典章,不可随心所欲、任意而为之。王焊欲图谋逆,罪证确凿,但依微臣所见,王御史大夫是否参与其间,不可轻言。杨侍郎擅言处斩朝堂栋梁,某以为不妥。”

  “陛下,王焊纠集的混混丝毫不攻击王鉷,还试图与京兆府衙役合力围攻剑南牙兵,难道这还不算谋反铁证?若非某临危不乱,叛匪或已猬集于宫禁之外!”杨国忠自恃平叛有功,着急抢话道。

  李隆基盯着大言不惭的杨国忠,皱了皱眉才开口询问道:“众卿以为李相之议如何?”

  “陛下,微臣不敢苟同李相之言。”陈.希烈一开口,满殿皆惊。众人早已习惯他跟在李林甫身后唯唯诺诺,不意他今日竟会最先跳出来公然质疑。

  杨国忠先惊后喜,为增添一盟友得意万分;“痴心妄想的狂徒!左右摇摆的小人!”李林甫心中狂怒,却没有表现出来;高力士面带苦笑,轻轻摇了摇头;李亨神色不变,置若罔闻;陈玄礼静坐如山,不为所动;刑部尚书张均揣测着朝议风向,若有所思;鲜于向面带轻笑,似乎京兆尹之位已落入手中。

  “陈.希烈估计是觉得李林甫危矣,打算落井下石除掉挡路石,然后顺理成章接任右相。”敬陪末席的王霨当即猜出了陈.希烈的念头:“难道他看不出李隆基的心思吗?”

  “陈相国,某所言有何不对之处,还请赐教?”李林甫双目如电,刺得陈.希烈老脸微红。

  “李相国,王焊不过区区一从五品户部郎中,若无其兄王鉷支持,若无京兆府纵容,如何能够暗中纠集兵马妄图行大逆之事。王氏兄弟谋逆之心路人皆知、狂悖之举众人皆见,证据或还不甚完整,但一干人犯已被缉拿,审鞠问罪乃大理寺职责所在,由刑部张尚书负责,证词不日可全。陛下召集吾等大臣齐聚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