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三章:别出机杼易币制(三)_大唐西域少年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元宝乃太原王氏旁支,但因祖父辈家道中落,流离失所,与太原宗祠失去了联系。他一心要认祖归宗,可苦于认亲无门。期望陛下能够做主。至于霨郎君,他的要求倒不麻烦,唯求陛下准许他通过吏部铨选后,自选任职之所。”

  “五姓七望宗祠的门槛甚高,与大明宫相比也不低多少,王元宝的要求可不简单。”李隆基正在凝思,却见高力士暗暗用手点了点李亨,他旋即醒悟道:“不过,吾儿长于王皇后膝下,此事由你操办,当手到擒来。”

  “父皇不点头,儿臣岂敢随意为之?”李亨的态度愈发恭谨。

  “至于霨郎君的任职,前两日王正见送来一份奏章,恳请让其幼子回北庭州县任职。朕本觉得此议也不错……”李隆基随口说道。

  李亨闻之色变,他虽是太子,但并无监国之权。一应奏章均由政事堂处置,他并无权过问。当然,李亨有渠道打探出许多消息。但若李林甫有意不让他知道,李亨得到消息肯定会晚一些。

  “父皇,某甚喜霨郎君之才,正想着请父皇允其到东宫任职,不意王正见如此舍不得霨郎君。”李亨假意轻松道。

  “陛下,父母多爱幼子,也是人之常情!”李林甫见缝插针道。

  “幼子?”李隆基忽然想起盛王李琦的英姿,若有所思。

  “陛下,老奴觉得,若霨郎君真能借陛下龙威禁绝恶钱,不妨就由他先自选任职,然后交由陛下圣裁。”高力士见李林甫话里有话,急忙插话拦截。

  “高将军的主意好!既奖赏了霨郎君,又免得他胡闹。”李隆基想起王霨在梨园欢宴上所诵之长短句,抚须笑道:“哥奴,朕如此处置,中书门下意下如何?至于禁绝恶钱之策,哥奴也当定下章程了。”

  “陛下圣明!”李林甫瞥了眼高力士,先谄媚了一句,然后正色道:“殿下之策,不耗费左藏却可平息恶钱,比某高明百倍。不过,倭国远隔浩淼江南西道之银矿尚未开始开采。大量发行金银币,恐暂不可为。既然已经有了庭州银币,不妨先许庭州银币作为通宝之辅助,可在市面自由兑换,以平息恶钱。官铸之银币,可等两三年后银矿充足时再发行。”

  “哥奴之言,乃老成谋国之道。”李隆基本也有点担心贸然开铸银币,引发不测后果:“杨卿,汝以为呢?”

  “嗯……”事情的发展,完全超出了杨国忠的预料。他本想吉温帮他炮制的“万民请愿书”挑战李林甫的权势,为日后拜相造势,却没有想到,风头都被李亨抢走了。杨国忠下意识想去否定李亨的奏疏,可他实在想不明白铸不铸银币究竟有什么不同。

  “启禀陛下,微臣并无异议。”念及弘农阁中还囤积有几十万贯恶钱,杨国忠想了想,还是决定先同意李亨的方略。

  “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