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章_凤舞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觉得西湖是一条色彩明艳的天然缎带,不假一点修饰、随性地与三面环山融合在一起。毫不吝啬地展示着自己傲人的妩媚清丽和浑然天成的自然风韵——“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直到太阳升得老高,湖边人影层叠,我才回过神来。中肯的点点头,难怪白居易说,“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指尖滑过“凤启”,“朱纪,你知道吗?西湖真的好美,杭州真的好美……”

  我疲惫地倒在床上,连洗澡的力气都没了。这两天没日没夜的,总算把初春能看到的“西湖十景”观赏全了。啊!美到掉渣!湖光山色,人为艺术与大自然的完美结合让人无法形容,我更不愿用自己不高明的文学水平去附庸风雅。只单纯的认为任何语言文字不足以描述身临其境去感受那如诗如画的曼妙。

  身体无力,脑中不停,飞快思索着明日的观光计划。想想杭州除了西湖美景,最著名的大概就是离杭州城不远的天台山了。在现代,那里是驰誉海内外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绵亘浙江东海之滨,因“山有八重,四面如一,顶对三辰,当牛女之分,上应台宿,故名天台”。天台山更以佛宗道源,山水灵秀,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同时也是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名僧济公的故乡。

  少年济公正是成长在赭溪畔,读书于赤城山的。由于受天台山“佛宗道源”和李府世代积善信佛家族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萌生了方外之念。弱冠之年皈依佛门,法号道济,先入国清寺,后至临安投奔灵隐寺瞎堂慧远,是这位“佛海禅师”为济公授具足戒的。至于,济公出家以后的事不用细说了,他一反常态,言行叵测,嗜好酒肉,衣衫褴褛,浮沉市井,常行救死扶弱之事,被世人称为“济颠僧”。

  在现代时我就一直盼着能去上一趟,可我那个开明的妈妈不知为何就是限制我出门旅游,计划才一再搁浅。记得柔姐说过,天台山最著名的寺庙是建于隋代、重修于清雍正年间的国清寺,那里有殿宇14座、房屋600余间,大殿中有明代铸造的重13吨的铜铸释迦牟尼坐像。像王羲之、顾恺之、李白、苏东坡、陆游、徐霞客等历史名人都曾在此留下足迹。

  这么多典故,随便一个就足以吸引我展开行动。打定了主意,我放心的沉沉睡去。

  次日天没亮,我快马加鞭赶往天台山观景。等我到达已是巳时了,我随着为数不多的游客,呃,香客,沿着山间小路向上攀爬。天台山不算高,平均海拔才500多米,攀登起来并不十分吃力,加上山间那些画不尽的奇石、幽洞、飞瀑、清泉,说不完的古木、名花、珍禽、异兽,对于我玩心重的我来说,这一路更是不觉得辛苦。

  这里即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