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百七十一章 官阶、军阶、爵位_三国小兵之霸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谋臣。刘易但凡是觉得自己头痛的事,全都交由他们去讨论商议,得出解决方案之后。才一条一条的行政方案确定下来。

  另外,对于官员任命方面。刘易也是听从他们的建议,一一去确立到时候主治一方一省的官员名单。然后,还有朝廷对于朝廷官员的品阶的评定标准,以及,将来朝廷官员的晋升方案,还有,将来朝廷录用官员的准则等等。

  对于这方面的问题,刘易坚持唯才是用的标准。但是,却不再是通过举荐来任用官员。可以举贤不避亲,但是这却不是录用的标准。而是将来每一个朝廷官员,必须要从低到高,一步步获得晋升。就算到县级、镇级的县衙驿站任职的一般文书,也都要有一定时期的考核标准,能胜任工作,才会成为朝廷正式的任用人才,以后,再凭他的能力、资历等等。获得晋升。

  刘易觉得,在官员治理方面,尽管后世依然出现了无数的巨贪。依然还是一个人情官吏体制。可在晋升方面,却有一点值得称道的。那就是晋升不易,一级级向上爬,待爬到最高位置的时候,一般都到了七老八十的年纪。这个,如果是放在这大汉时期,一个到了七老八十的朝廷高官,他还有什么的野心要祸乱朝堂?起码,多少都可以确保。皇室不容易受到冲击。

  所以,在大汉将来。除非极其才华,又对朝廷忠贞不渝的官员。否则,基本不太有可能在太过年轻的时候就能做到朝廷高官的高位。

  刘易与众臣一起,制定了朝廷从高到低的官职官位,以及各个官职的详细职能。再制定了一套朝廷官员品阶的晋升阶梯。从一品大员到九品官员。这些制度,适合于文官。

  官员的品阶,决定了他们可以担当的官职的大小。如此,同品阶的官员,可以在各地或各个同官位的官职之间调动。这样,也方便朝廷统一管理任命天下各地的官员,也更好的根据品阶来给这些官员奉禄。

  至于军队方面,也有一个军阶。这个军阶与官员的品阶也差不多相对应的,只不过,官员的品阶只适用于文官,而军阶则适用于新汉军全军的军士。

  军阶从新兵到统帅,

  分别为新兵、士兵、精兵、屯官、营官、部将、少将、中将、上将等等。

  每一个级别的军阶,对应着某一个级别的文官品阶,领取朝廷同样的奉禄,地位相等。而在军中,每一个军阶亦对应他们所处于的军中的地位。如营官便是营将,部将就等同于师将等等。只不过,有了军阶之后,每军当中的同阶的军将,就可以根据情况,随意调动到另外的军中同级的岗位上。

  在任命大汉各省各地的文官时候,刘易倒也容易,但是,要给军中的一众军将策封将军给他们定阶的时候,就觉得有点抓头了。丫的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