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章 长缨在手_此生应无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纳头便拜的……陆道升不想自找没趣。

  和这些十八般武艺精通的未来大佬比起来,重生的起跳点也不够高。

  但既然重生了,就没想过岁月静好混吃等死,借用一句台词形容就是:我要干票大的。

  为了干票大的,陆道升做了很多分析和思考,最终把第一个小目标定在了创造了《传奇》奇迹的陈天桥、陈大年身上。

  搭上《传奇》的快车,对陆道升来说,是等待时间最短、影响力最大、获利最丰厚,后续影响最有利长期发展规划的选择。

  但是,身为高中生,眼下连充分的行动自由都不够,陆道升最担心的就是,和陈大年搭不上线。

  搭不上线,虽然陆道升仍会继续努力创业崛起,但是他也知道,这是1998年,是中国互联网未来各个大佬的启动元年。

  大佬们早已经蓄势待发,即将奔跑,自己再多拖沓一会儿,未来想从小弟变大哥的难度就被倍增,直到哪怕重生的优势也不足以逆转。

  幸好,自己重生以来就劳心费神的布局和等待终于迎来了期待的收获!

  激动排解完毕,陆道升小跑下楼回到实验室,打开电脑开始运指如飞地操作。

  先把早已准备好的文稿稍作调整,写了一封热情的回信,一口答应下来参加E-Port软件小组。

  E-Port软件小组是1997年年仅19岁的陈大年和18岁的杨延哲共同组建的程序员小组。

  当时,陈大年接触了共享软件理念后,对其非常推崇。而此时国内各类软件短缺,世面上大多共享软件都是英文版,不符合中国人使用习惯,这让陈大年有了做合适中国人的共享软件的想法,和志同道合的杨延哲组建了E-Port小组并开发出后来的明星软件ENCounter。

  关键是,陆道升清楚,E-Port软件小组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顶级程序员组织。

  1998年,E-Port软件小组的的作品占据了《电脑报》十大共享软件中的两席,同在十大软件列表的还有张小龙的Foxmail,可见其实力。

  在1998年的中国,互联网行业方兴未艾,达到专业水平的程序员群体数量极小,其中有天赋有水平的顶级程序员比中国大熊猫数量还少。(据国家大熊猫调查数据推测,1998年附近大熊猫数量约1500只左右)

  自己加入E-Port软件小组后,等左文杏成长起来,再把他拉进来,接受大牛们的洗礼,加快升级速度。左文杏成长起来了,自己就有更多精力掌舵未来的创业方向,这非常重要。

  另外,如果运气好,再拉上一两个大牛加入自己,那么在人才争夺战上自己优势就很大了。

  在互联网的早期阶段,缺乏完备技术体系,多一两个优秀技术人员,意味着产品在迭代速度和研发能力上拥有了巨大的优势,陆道升动心不已地想到。

  答应了加入E-Port小组和共同开发ENCounter,陆道升也对自己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一是注明自己人在浦江(暗示陈大年今后和自己见面方便),二是点出自己也是自学成才的兴趣爱好者,拉进和同样自学成才的陈大年的距离。

  最后,把自己精心准备的另一份网络计费器的源代码也一起打包发送,可以给陈大年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也是是一种适合技术人员之间的交好方法。

  发送。

  ……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