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四十七章 破例_一介布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辖兵部,革军制,等于军权在握。

  这对于激进开拓的方无行来说,无异于如虎添翼。

  可换个角度来想,儒家本来就插手军中不深,兵部尚书并非儒家门下,对儒家虽然态度亲近,但到底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让方无行辖制兵部,改革军制,对于儒家来说根本没有任何损失。

  百官闻言皆不由暗赞杨文昭果然老谋深算,他们最担心的就是与儒家理念势同水火的方无行,入阁后会在政事上与儒家作对。

  可杨文昭以改革军制、护国开缰的名义让方无行辖制兵部,等于将其一脚踢进军方地盘,而儒家的堡垒则仍旧是坚不可摧。

  要知道文管集团以儒家为首,但武官集团却是派系林立,如果非要挑选出一个执牛耳的,那么毫无疑问,自然是镇国公叶寰无疑。

  本来方无行入阁,明摆着就是文帝想要借其来针对儒家,可杨文昭也是老奸巨猾,见招拆招,打着改革军制的幌子令其辖制兵部,实际上就是想要将其排斥于文官集团之外,让其无法在政事上对儒家制衡掣肘。

  而反观武官集团,方无行若想改革军制,势必会大刀阔斧,触动军队各方的利益。

  虽然平素表面和睦,但儒家和武官集团并不对付,所以让方无行辖兵部、革军制,杨文昭着实用心险恶,一箭双雕。

  叶寰何许人也,闻言面色顿时一变,皱着眉头看向杨文昭,可杨文昭意欲让方无行辖制兵部,打的是“铸造铁军、护国开缰”这等冠冕堂皇的幌子,饶是心生不悦,却也不好反对。

  但方无行明摆着就是文帝特意用来对付儒家的,见杨文昭轻描淡写间,便限制方无行权利,让其进入内阁后仅辖制兵部,美其名曰改革军制、护国开缰,文帝岂能让杨文昭如愿?

  早在舌儒学宴时,他便评价过方无行,虽认可其理念,但却并无招揽念头,盖因方无行的理念太过于霸道,并不适用于正在休养生息积蓄国力的大齐。

  可随后没多久,他便改变了这个念头,秘密派人与方无行接洽,终于将其招揽到麾下。

  至于为何,原因不言而喻。

  方无行的霸道虽然不适用于大齐,但其推崇君权至上,这一点正中文帝下怀。

  自嘉鸿帝开始,大齐便君权逐渐衰弱,直到文帝这一朝,儒家的权利到达顶峰,甚至敢插手干预皇家立储之事,而文帝迫于无奈,只能妥协,但岂能容忍?

  所以他招揽来了方无行,目的就是想要让其作为一柄锋利的尖刀,狠狠插入儒家的心脏,令其元气大伤,当然,如果能将儒家捅死,那就更好了。

  所以文帝绝不会容许苦心准备的秘密武器,被杨文昭轻描淡写便给化解。

  “我大齐素来没有布衣一蹴而就入内阁的先例,但朕却愿意为方子开这扇门,众卿以为为何?”

  文帝环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