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零九章 二男笔友_三国有君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

  陶商长叹口气,道:“我也没办法,这不是为了套周瑜的东西吗?”

  陶应闻言一奇,道:“套什么东西?”

  陶商一边回信,一边淡淡的道:“周瑜来这百越之地,不过是为了结好百越诸首领,日后用以为臂助,谋取南境之地,我们现在和孙策是盟友,他这样的举动,我也不方便直接出手阻拦,而且此举显得我行事小气……如今不妨借此事,问周瑜借两样东西,一是长河吟的曲谱,第二就是周瑜的家属字体,只要有了周瑜的这两样东西,我就能把孙策的计划搅黄,逼周瑜乖乖的回庐江郡去,安安心心的辅佐孙策,要么去打江夏或是荆南,要么去打南海郡或是苍梧郡,别在这里做一些不该做的美梦。”

  陶应闻言似懂非懂的点头,奇道:“长河吟的曲谱,我多少能懂你要它干嘛……周瑜的字体要它作甚?”

  陶商微微一笑,也不跟陶应多解释。

  这个时代的高层涉政人士,一般都会手持两种字体。

  一种是用以对待公事的字体,对外皆用,比较工整,其没有笔锋,大多一脉相承,多有雷同。

  但家书字体却不一样,都是用以给最亲近的人书写,外人很少能见到,一般也不会展示给不熟悉的人。

  陶商亲自操刀,当周瑜的笔友,就是为了通过自己的“浪漫攻势”打破周瑜的心理防线,将潜意识中,将“自己”无形的归附到周瑜的潜意识里的亲人当中,将他的字体给赚到手中。

  只是希望周瑜不要爱上自己就好了。

  陶应看着陶商写完的那一封封的信,并标以回复顺序,再看看上面诗词,不由的很是佩服。

  两个男的眉目传情,书信沟通,虽然挺恶心人的,但陶应不得不承认,大哥的文笔还是很不错的。

  但看上面的诗句,很是辣眼睛: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

  直到陶应看到一句“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时候……

  “呕~~!”陶应再也控制不住寄己的情绪,捂着嘴使劲往外奔。

  陶商皱眉看着他的背影,听着干呕的声音,不满的嘀咕道:“几句假话而已,至于么……”

  但一寻思寻思,自己这些话是写给谁的时候,陶商自己也忍耐不住,胃中一阵的翻江倒海。

  ……

  接下来的几日下来,陶商和周瑜书信传情,只把周瑜弄的神魂颠倒,对这个“美丽的笔友”,几乎都要陷入癫狂的程度,慢慢的,连字体都整个变换了风格,改用了家书体字。

  听笔友说喜欢古曲,周瑜竟然是连长河吟曲谱也托花児慨然相赠。

  他心中以为他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小桥,但却实不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