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七十章堂会(二)_锦衣王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京剧,本宫可是没听过这个,不知道好懂不好懂。还有,这个演戏的,怎么写着杨承祖?这个名字,可有点耳熟啊。”

  张太后哼了一声“这不是耳熟,压根就是咱们那位大都督。堂堂朝廷命官,怎么跟优伶混在一起,也不怕丢了自己的身份?这个京剧,哀家倒是听人说过,还是万岁赏的名字呢。可是,这不是在百姓中唱的东西么,皇宫大内,唱这个合适?”

  嘉靖笑了笑,朝张太后施了个礼,“圣母,朕觉得很合适。朕为万民之主,自当与民同乐,百姓喜欢的东西,朕就该试着去喜欢。与百姓同喜同乐,才能对百姓的感觉感同身受,不至于与百姓所想背道而驰。再者,这京剧,在安陆时,朕就是听过的,很好懂,故事也很好,圣母可以听一听,再做道理。今天这戏文,可是新编排的,很应景呢。”

  蒋氏的声音不像那天那般嘶哑,但是依旧低沉,中气也不足“这个戏,哀家觉得是不错的,至于承祖,这京剧本来就是他研究的。大明朝内,以他的本领最好,为万岁演戏,自然要用最好的。再说,承祖说过,臣子取悦君王,是本分,他尽本分,不丢人。哀家与他情同母子,为了自己的娘演戏,也是情理之中。”

  有她说话,别人就不好说什么,毕竟今天这场大戏,名义上,就是庆贺蒋氏脱离危险,这个面子总是要给的。时间不长,又有一些勋贵府上的夫人前来,也是嘉靖请来,凑趣助威的。

  这些人都是与国同休的勋贵命妇,年龄大多五六十岁,都是人老成精的主,也懂得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场面上维持的很热闹。大家兴高采烈的谈论着废话,确保不冷场,也不闹事。

  这里面柳氏算是个另类,她的年纪轻,身上穿的是三品命妇的打扮,在一众人中,很有些扎眼。张氏看了看她,等到有一位公主说了柳氏的身份,张太后笑了笑

  “哦,原来你就是杨都督的母亲啊。看你的年纪,大概不是亲生的吧?继母?……是他父亲的妾室?这大明朝的诰封,已经可以随便给妾室了么?怪不得人家说,如今朝廷恩赏泛滥,杨都督都说是国朝干城,天子宠臣,确实名不虚传。换一个人,是绝对没这个本事,给自己父亲的妾,讨一个诰封回来。柳氏,你这个儿子很孝顺,你该感到欢喜。”

  柳氏本就性子柔弱,见到太后就更害怕,被张氏一骂,连头都不敢抬,低着头,一语不发。蒋氏却接过话来“承祖对自己的娘,是很孝顺的,可这诰命,却不是他讨的。在安陆时,柳夫人与哀家就谈的来,她这诰封,也是哀家帮着向万岁讨的。柳夫人,没关系,坐到哀家身边来,陪哀家看戏。”

  永慷公主怕两位太后口角起来,连忙在中间打着和,其他几位公主及一众命妇也连忙岔开话题,定国公的夫人看着戏本,小声道:

  “老身在家里,也是听过这京剧的,确实不错,很好听。大都督唱戏,倒是第一回见,不知道手段如何,看看今天的戏文是什么……天女散花,这是什么戏,没听过。这个叫做帽戏,是为了让大家定神的,真正的大轴是后面……狸猫换太子?这好端端的,怎么挑了这么一出?”

  永慷公主等几位公主看到这正戏的名字,初时并未在意,这时却醒悟过来,都偷眼看向张太后。张太后已经将戏本重重的朝桌上一合,脸上怒意已显,起身就欲离去。

  但看到嘉靖及两位公主在蒋氏面前有说有笑的样子,又重新坐下,紧盯着戏台,嘴紧紧闭着,额头上的青筋不自觉间一跳一跳。火山的能量已经积蓄完成,只待一个契机,就要发作。

  几位陪席的公主彼此对望,面露苦意,都知道,这次自己说不定是掺和到什么大事里,只求着别惹一身臊就好。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