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六十三章科道互查(三)_锦衣王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空里,县令沈炼因为弹劾严嵩,就被改任锦衣卫经历,实际就是毁掉他一生的前途。言官虽然掌握舆论,可是权重品低,官衔只有六七品,如果改成四五品转任锦衣卫,看上去是升了官,实际是毁了一生。用这种手段处置那些以敢言抗上闻名的言官,比杀了他们打击还大。

  “这些人,都是欠收拾的,只要有几个倒了霉,其他人,就会知道厉害,聪明的,主动靠拢万岁,大家彼此没事。蠢的,没关系,把他弄到锦衣卫来,臣来教他们做人的道理。”

  嘉靖面露喜色,频频点头“好,就按大哥的法子办,说起来,严嵩虽然也是个妙人,可是出主意的本事,比大哥差远了。这个问题,朕也问过他,结果他支吾了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看来还是本事不够。言官这根棍子,确实好用,只要他们为朕所用,朝廷里,朕想要对付谁,就能对付谁。先让他们知道知道厉害,等将来,提拔起一批新人来,还是得给言官权柄。那个张什么的,就是和大哥一起在浙江办理军务的那个巡按,就很聪明么。连上的弹劾本章,也上的恰倒好处,不轻不重,将来就要他来管这个察院。还有那个沈冬魁,听说大哥在河南赈灾时,与他相处的不错,朕决定把他提拔提拔,调到京里为官,乃至广东那个汪某,也一并起用了。”

  前者的广东布政吴廷举,由于没查到什么确凿的罪行,只好让他致仕,保证了广东的布局,不至于被他破坏。汪鋐自按察使任上改授广东布政,下一步准备接替两广总督,专抚广东的大印。实际上,还是为了配合广东的海贸业务,以及澳门通商诸事,安插下的重要棋子。

  至于沈冬魁,此老原本的时空中是迁任南京礼部尚书,然后在嘉靖七年致仕,可他自己也没想到,就因为在河南赈灾时,他大力协助杨承祖,又几次试图提拔,结下了这个善缘,于他的人生轨迹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嘉靖决定将他任命为都察院左都御使,准备接替李钺。

  除了更换领导,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一批读书人,保证为天子所用。杨承祖在南京开的那个书院,曾经打动个冷飞霜的心,算是两人情感之路上,一个重要的事件。可是冷飞霜不知道的是,即使没有她,那个书院也会存在。杨承祖办那个书院的目的,是为了替皇帝培养一批听话的书生,乃是件实打实的公务。

  虽然从培养到真正得到任用,是个相当长的过程,可是嘉靖还年轻,他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等。这些学子都是杨记特意挑选出来的,一多半都是出身贫寒,没有多少宗族牵连,如果不是朝廷和杨记给他们机会就不可能读书的那种。

  他们读书,是杨记全额赞助,表现优秀者,还有奖金可拿,加上雄厚的师资力量,培养出一些好苗子不算太困难。将来在科举时,再上下打点运作一下,保证他们中大部分可以杀到进士科,这帮人身上都打着鲜明的杨记烙印,皇帝用起来,也就得心应手。

  嘉靖也知,对于言官的改造,实际比锦衣卫的归附更难,可是只要改造成功后,朝野上下,也就没了多少可以制约自己的力量。只要天子掌握了舆论弹劾,整个朝廷里,还有谁敢来和自己作对呢?

  “大哥,要不是你到安陆做仪卫正,朕恐怕已经被乱军打进王府,就算进了京,也还要被杨廷和按的死死的,又或者斗倒了他,又出来新的宰辅,总归没有今天这般爽利。你是朕的福星,只要你在,就没什么事解决不了,今天你不要急着回去,陪朕先去看母后,然后咱们兄弟喝几杯。眼看雪娘姐就要嫁进宫了,好多事情,还要你在旁赞画,这个大婚你是躲不掉的。”

  杨承祖心内想的却是,留下来,怕讨论的不是你大婚,而是我,该怎么面对太后的责难和惩罚,希望她老人家不要逼婚才好。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