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0章 皇甫见闻录_重生之激荡的十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精神,而且还有机会在一起交流工作,现在公司还没到完全成功的时候,开支还是要节省。

  皇甫尝了几筷子,倒是说:“我觉得挺好吃的啊,这西红柿炒鸡蛋味道不错。”

  温晓光等人笑而不语。

  “刚开始是觉得不错,但如果你天天吃就不是这么回事了。”付与萱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为什么就那么几样?”他问道。

  “因为叫餐麻烦啊,大家都忙,谁有心思每天换着花样找吃的,”刘以琦拨下一口米饭,“一般都是就近与一家饭店说好,中午几份上来。然后一吃就是一个月,温总,说真的,这家吃两个月了,换一家吧,再吃真要吐了。”

  “现在你知道了,创业不止是你看到的温晓光的表面风光。不是钱的问题,主要是时间紧,也没心思顾到自己吃什么。”黎文博一派老学究的口吻。

  皇甫略有所悟。

  温晓光则回答刘以琦的问题,“你可以叫人换,我吃啥都行。”

  随后又说:“这个吃饭的问题也好解决,就是选择少嘛,老是吃一样的饭,我相信很多城市里的人都面临这个问题。”

  “怎么解决?”付与萱问。

  “把饭店都搬到线上来,叫餐服务做好就行,交通大学就有人在做这样的创业公司,我注意到过,其实可以开发一个app,商家通过app展示,用户通过app下单。”

  黎文博敏锐的意识到了什么,“那谁送呢?”

  温晓光说:“公司送,这叫‘解决基础设施’,就像阿狸拼命要解决支付方式一样。”

  黎总好好想了又想,“……不错啊,这是一个方向,很有潜力,这样一款app正好切中上班族痛点。咱们公司可以开发!”

  皇甫人傻了,“那什么……就吃个饭而已,至于还开发app吗?”

  “不不不,”黎文博说道:“温总的这个创意很好,商家需要、用户需要,这就是机会所在。”

  温晓光说:“不仅如此,送餐人员就算一单只赚一块钱,但大城市人口密度大,只要工作努力,一天赚上300,一个月赚个八九千是没问题的。所以也解决就业问题,换句话说,政府需要。”

  “起步会比较难吧,”付与萱分析道:“最开始没有规模,商家不一定相信我们画出来的大饼,用户便没什么选择,正向的良性循环要建立起来不容易。而且还有食品安全等等一系列问题。”

  陈北道:“这都是技术性问题,可以借鉴淘宝的评价功能。”

  皇甫感觉自己插不上嘴,说到这个程度,其实他们已经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了。

  “……你们吃饭的时候都谈工作?”

  刘以琦笑着回答他,“不是每次都这样,就是说起来大家觉得有兴趣才讲的。晓光的想法多而新奇,吃着饭就讨论讨论呗,我倒觉得刚刚那些也挺有意思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