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二十九章 二百师_抗战之血色战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国远征军官兵,喝下当地民众献上的最后一杯壮行酒,便雄赳赳地跨出国门。坦克、大炮、汽车,一队接一队,冲上畹町河木桥,开入缅甸国土。

  2月里,战争还远在南方。缅北春光明媚,一片宁静。

  野花遍地怒放,牛群在山坡吃草。高大的棕榈树在春风里摇曳着美丽的身姿,气势非凡的佛塔在蓝天下大放异彩,竹楼里升起缕缕炊烟。山坳中不时传来姑娘和小伙子情意缠绵的歌声。

  在美丽神奇的异国土地上,中国远征军风驰电掣,全速南行。农田、村落、古树、佛寺,从眼前一闪而过。经过繁华市镇时,穿得花花绿绿的当地华侨,打着小旗夹道欢迎,一盒盒香烟,一包包糖果,一束束鲜花,雨点一样落到车上,“欢迎中国远征军到缅甸打仗”的口号在缅甸上空回荡。异国情调,英雄式进军,直让人激情奔涌,热血沸腾,官兵们甚至忘记,他们是迎着炮声而去的。

  然而,对中国远征军来说,缅甸是一个既陌生又充满危机的战场。偏偏中[***]队又是一支完全缺乏国外作战经验的军队。自元朝成吉思汗以后,中[***]队没在国外打过一仗,放过一枪。

  第五军第二百师作为中国远征军先头部队,由保山起程入缅,军情紧急,刻不容缓,所以部队以急行军步伐前进。

  最艰巨的任务落在戴安澜身上了。这员身经百战的虎将,站在一座丘岭上,观察着自己的部队,唱着“枪口对外,瞄准敌人”的雄壮军歌,慷慨西行。部队士气,是战胜敌人的重要保证。第二百师以高度旺盛的士气入缅,戴安澜应该感到安慰。但是,他却始终紧皱眉头,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英国人答应派汽车来接运第二百师,结果却没有实践诺言,军情紧急,不能再等了,第二百师只好就现有的本身条件开拔。还没有并肩作战,就如此不讲信义,又怎么能指望在战场上配合默契呢?

  其次,戴安澜想起:二月一曰,蒋介石明令规定第六军入缅部队归第六军军长甘丽初指挥,这是因为当时第六军所辖第四十九师彭壁生部奉命防守滇缅路,一九四一年底,应英国人要求开赴腊戍,结果中途变卦,由缅甸政斧出面,不准中[***]队进入缅境,第四十九师便被阻于畹町,当时缅甸是英国的殖民地,所以缅甸政斧的阻挠,实际上是掩盖英方的出尔反尔的权宜之计。蒋介石自然很明白其中道理。为消除英方的顾虑,二月二曰他又明令规定:第六军入缅后归英方指挥;二月十五曰再次明令规定:第五、第六两军入缅作战,着由杜聿明军长统一指挥;杜聿明军长归英军胡敦将军指挥。

  戴安澜认为两军并肩作战,作战方案与军事部署应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