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二百三十七 别来无恙_斗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是要在道上走起码一个月,‘露’陷的可能‘性’太大了。

  而且,现在是战‘乱’年代,内地盗贼四起,很多地方都是兵匪不分的,现在哪还有敢做买卖的商队?而且,对那些割据一地、无法无天的官府和军头来说,路过的商队,那不是送上‘门’的‘肥’羊吗?这不是自己给找麻烦吗?

  还有人提议说装扮成归家的官宦,游历的学子,或者化整为零分散过去,但都被孟聚拒绝了——这么几百个剽悍壮汉带着斗铠走在道上,你扮什么都不像,那种军人的野‘性’和杀气是遮掩不住的,有心人一看就知道了。

  众人苦思数日不得结果,最后,却还是秦玄提醒了孟聚:“何必装扮什么呢?我们就是北疆边军,堂堂正正过去不就行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众人无不呼绝。

  就像那些扯蛋的小说家说的,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那很自然地,最好的伪装就是没有伪装。在孟聚的部下里,有着大批边军出身的军官,他们熟悉边军的路数和作风,真要改扮,只需把身上的黑‘色’陵卫军服换成边军的褐‘色’军服就行,外人很难看出破绽。

  为确保稳妥,孟聚还特意请来边军的老将肖恒亲自查看,让他以一位老边军的眼光来看,自己的兵马是否还存在什么破绽?

  肖恒这种老派军人做事甚是认真,不但细细检查了援军兵马的武器、服装、腰牌等各式标识,还观察这路兵马的行军、设岗、轮值、聚餐、休憩、宿营等情况。最后,他向孟聚建议,派出自己亲信部下军官齐鹏和徐浩杰随同孟聚上路——要冒充边军队伍,队伍里没几个货真价实的边军军官是不行的。

  太昌九年的二月下旬,东平东陵卫增援兵马从东平出发,开始南下。二月末,孟聚一行离开了东平的连江城,进入了朔州境内。

  朔州是东平的大后方,也是拓跋雄势力与北疆孟聚势力‘交’界的第一线。拓跋雄在朔州留驻重兵,总共四个斗铠旅驻于朔州郡城里——就在南下与慕容家决战的关键时候,拓跋雄还将近五百具斗铠的重要战力游离于主战场之外,可见这位前任北疆王对现任北疆王的忌惮了,也可以看出,对于达成的和平协议,皇叔大人到底是如何重视了——很好,孟聚同样不在乎。

  所谓入乡随俗吧,孟聚深知,在这个时代玩就要遵守这时代的规矩,在这个战‘乱’的年代,军阀与军阀之间的规矩就是——没有规矩。

  任何协议都是废纸,任何讲信义的军阀都是傻瓜,维持协议的唯一条件是双方的实力平衡。倘若有一天,拓跋雄得势了,那他会立即掉头来兴高采烈地搞死自己,所以,对自己首先撕毁协议参战,孟聚倒也没什么心理负担。

  拓跋雄在朔州留驻了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