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卷一~五_平家物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律的座主打开看时,见里面有黄表纸的书一卷。其中有传教大师【11】写下的未来座主的名单。他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地方,便不再往下看了,按照惯例,应当卷好收起来,明云当然便照办了。象他这样尊贵的人,前世的宿孽也难于幸免,真是可悲的事。

  五月二十一日,定下流放地点为伊豆国。人们虽然多方调解,但因西光父子一味大进谗言,终于决定了流放之刑。到了放逐出京的日子,押送的差人便前往白河僧院催行,僧正洒泪出了僧院,移居于粟田口附近一切经谷的一座草庵里。山门的僧众一致认为:“我们的最大敌人就是西光父子。”于是将他们父子的名字写下来,放在根本中堂内十二神将之一金毗罗【12】大将的左脚底下踩着,并且大声诅咒道:“十二神将,七千夜叉【13】,请即刻结束了西光父子的命吧!”这情形实在可怕。

  同月二十三日,明云从一切经谷的草庵动身,前往流放地了。过去担任要职的大僧正,现在却被差役押解着,限令当天离开京城,过了逢坂关,向东走去,明云这时内心的悲伤是可以想见的。到了大津的打出滨,回头望去,比睿山的文殊楼顶端依稀可见,僧正不待看第二眼,便已热泪盈眶了。山门里有不少大德高僧,却只有当时身为僧都的澄宪法印【14】与明云依依惜别,特地伴送他到粟津,才告别回去。僧正被他的深厚情意感动,特将秘藏心中的一心三观【15】血脉相承的奥旨传授给他。这是由释迦佛尊、波罗奈国【16】的马鸣菩萨、南天竺的龙树菩萨依次传下来的。日本国是远离印度的边鄙之域,当今又值浊流末世,澄宪竟能得传这样的教义,真是非常值得钦敬。最后他怀着怅然的心情,流着泪返回了京城。

  山门方面,众僧徒集会,议论说:“自从义真和尚【17】开始,直至有了天台座主,已历五十五代,从不曾发生过流放座主的事情。自延历年间桓武天皇迁都京城时起,传教大师来到此山,在这里弘布四明教法【18】,禁绝五障【19】女子入内,使三千净侣得以安居。僧人在山上经年不断地诵读法华经卷,山王七社异常灵验,声名远播。那月氏的灵山,在王城东北,是佛祖的幽窟【20】。我们日本的比睿山,耸立于帝都鬼门,是护国的灵地。历代贤王智臣,皆在此地设置戒坛。如今虽逢末世,也不能让本山蒙上这种污点,否则将遗恨千秋”。于是,全山僧众呐喊着尽数下山,涌往东坂本。

  【1】明云大僧正是权大纳言源显通之子,养和二年(1182)正月就任大僧正。大僧正是统管全国僧侣的最高僧官,始设于推古天皇三十二年(624)。

  【2】天皇护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