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十~十六_平家物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十人,其中右近卫府的府生【4】武基的发髻也被剪掉了。在剪去藏人大夫【5】藤原隆教的发髻时,还特地警告他说:“你不要以为这是剪你的发髻,这是剪你主人的发髻。”还将弓梢伸到车里去,把车上的帘子打了下来,把牛车的前后套绳也都割断了。弄得凌乱不堪之后,才高兴地喊叫着,回到六波罗来。入道公听说之后道:“干得很好。”随车的侍从中有一个是当过因幡的先使【6】的人,他名叫国久丸,家乡在鸟羽,虽然资历还很浅,却很重情义,他一路哭着侍奉着殿下的御车,回到中御门府邸。象这样用庄严的礼服袖子擦眼抹泪,啼泣而归的卤簿行列,真不知道怎么形容才好。大织冠【7】、淡海公时代,自不必说;就是忠仁公、昭宣公【8】以来的各位摄政关白,都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这是平家恶行的开始。

  小松公知道了这件事,惊骇异常。他把参予其事的武士们都处分了,又说:“入道公下这种极不明智的命令,重盛连做梦也不曾想到。都怪资盛不懂事,佛经上说栴檀在长出两片叶子时就散发芳香【9】,资盛现在已经十二三岁,理应懂得礼仪,以礼行事,如今竟干出这种蠢事,使入道公背负这种恶名,真是不孝之至,全是资盛一个人的罪过。”随后就让资盛暂时到伊势去了。君臣上下都对重盛公这么处置表示赞赏。

  【1】是上皇办公的地方,后白河上皇亦称一院。

  【2】即藤原基房,以住所地名称之,以示尊敬。

  【3】殿下原是对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皇太子的尊称,后来扩大到摄政。藤原氏历代为皇上外戚,很有权势,所以世人以王族相待,尊称为殿下。

  【4】是卫府的低级官员。

  【5】藏人所是供奉天皇起居、掌管仪典、节会等宫中事务的机构,其长官称为大夫。

  【6】是国司未赴任之前,派到地方对官吏传达训示的人员。

  【7】大织冠即藤原氏的先祖藤原镰足。日本第三十六代天皇孝德天皇(596—654年在位)时所定衣冠制度,大织冠居第一位。

  【8】忠仁公即藤原良房,昭宣公即藤原基经。都是谥号。

  【9】见《观佛三味海经》,意为伟人自幼不凡。

  十二

  鹿谷

  因为发生了这件事,原定商议天皇冠礼的事只好往后推迟了,到了二十五日,才在后白河法皇的法住寺殿上开了一次会议。对于摄政公自然应该有所奖慰,乃于十一月九日宣旨,于十四日升为太政大臣。同月十七日举行了谢恩仪式。然而,民间对这件事的反应好象十分冷淡。

  这一年就这样过去了。第二年是嘉应三年(1171),正月初五举行天皇加冠典礼,十三日向上皇和皇太后行朝觐之礼。接受朝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