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十六~二十_平家物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别之意,于是带了五六个侍从武士,策马来到仁和寺。在门前下了马,走进里边,向亲王说道:“平家的气数已经尽了,业已撤离京都。对于尘世,我唯一不能忘情的,是舍不得离开您。从八岁跟随您,到十三岁加冠,除了病恙之外,一刻也不曾离开过您,可是从今以后,要远蹈西海千里之浪,何时才能回来相见,不可预知,实在遗憾之至。今天前来谒见,穿了甲胄,带了弓箭,这装束未免太失礼了。”亲王说:“就这样,不必更衣,进来吧!”

  经正今日穿了紫地的丝绸直裰、浅绿丝线缝缀的铠甲,外佩镶金的腰刀,背后插着黑白相间的鹰羽箭,肋下挟着缠藤的弓,卸下盔来挂在铠甲的纽结上,毕恭毕敬地跪在正殿的院子里。亲王立即出来,叫把帘子高高卷起,说道:“往这里来!”经正于是移到宽廊上边,把随同前来的藤兵卫有教叫上来,从红色锦囊里取出琵琶,递给亲王,哭着说:“这是您先年赏赐我的青山琵琶,我很喜爱它,可是带到乡下去,太可惜了,所以今日特地送还。倘若将来意外地转过好运,重返京都,再赏赐我吧。”亲王听了,感到很悲伤,便写了一首和歌:

  念君此日去,惆怅远别情;

  琵琶青山意,珍藏于我心。

  经正借了砚台,和了一首。歌云:

  竹笕流清水,人世历沧桑;

  仁和寺中殿,久居不厌长。

  正要告辞离去之时,几个侍童、清僧、坊官、侍僧【4】,都抓住经正的衣袖,落泪惜别。其中有经正幼小时的师父大纳言法印行庆,是叶室大纳言光赖卿之子,因为过于难舍难分,一直送到桂河边上。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在那里哭着分手了。临别时法印咏歌道:

  可怜山上樱,无分嫩和老,

  时或有先后,终究凋谢了。

  经正和了一首,歌云:

  迢迢从军去,夜夜枕袖眠;

  茕茕理征衣,怏怏路迍邅。

  这时从卒把卷着的红旗倏地打开举起,在各处等着的武士们便策马集合,总共约有一百余骑,挥鞭骤马,不一会,便赶上了行幸的圣驾。

  【1】平经盛是入道相国平清盛的兄弟。

  【2】皇后宫亮是主管皇后宫事务的次官。

  【3】宇多天皇出家后住在仁和寺。从此仁和寺的住持都以出家的亲王充任。

  【4】清僧是不娶亲的僧人,坊官和侍僧都有妻室,侍僧地位较低。

  十八

  青山琵琶

  这个经正,在他十七岁那年,曾派他作奉币敕使前往宇佐八幡神宫【1】,当时赐给他一面青山琵琶。他来到宇佐,在八幡神宫的神殿前弹奏了一支秘曲,那些从未听过名人演奏的神官,竟感动得涕泪淋漓,沾湿了绿袍【2】的袖子;那些听不懂琵琶的下人们,也都以为是下起了骤雨,说这是世上难得听到的佳曲。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