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卷一~五_平家物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子就是八幡明神,即位后称为应神天皇。后来,神功皇后移居大和国,住在岩根稚樱宫,应神天皇则住在大和国的轻岛明宫。仁德天皇元年迁至摄津国难波,住在高津宫。履中天皇二年迁至大和国,建都于十市郡。反正天皇元年,迁至河内国,住在柴垣宫。允恭天皇四十二年,又迁到大和国,住在飞鸟的明日香宫。雄略天皇二十一年在大和国的泊濑朝仓建都。继体天皇五年,迁到山城国的缀喜,过了十二年,又迁居该国的乙训宫。宣化天皇元年,又回到大和国,住在桧隈的入野宫。孝德天皇大化元年,迁至摄津国的长柄,住在丰崎宫。齐明天皇二年又回到大和国,住在冈本宫。天智天皇六年,迁至近江国,住在大津宫。天武天皇元年,又回到大和国住在冈本南宫,因而称为清见原皇帝。持统、文武二朝,住在大和国藤原宫。自元明天皇至光仁天皇共七代,一直定都于奈良。

  到了桓武天皇延历三年十月二日,从奈良的春日里迁都至山城国的长冈,后又于延历十年正月,遣大纳言藤原小黑丸,参议左大辩纪古佐美,大僧都贤璟等到山城国的葛野郡宇多村考察。复奏道:“据察那里的地势,左有青龙,右有白虎,前有朱雀,后有玄武。实为四神相应之地【5】,在那里建都是最好不过的了。”于是禀告了镇坐爱宕郡的贺茂大明神,于延历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从长冈迁都于此。此后三十二代帝王,历三百八十余年,再未迁动。“自古以来,历代天皇在诸国各处建立的都城,都没有这样的形胜之地。”桓武天皇对这里极为满意,说了这样赞美的话。遂与大臣、公卿和许多博学多才之士计议,为长久定都于此,塑造了一尊八尺长的泥土偶人,顶盔贯甲,手握铁弓铁矢,于东山岭上,面西埋入土中,并与它相约:“万一后代想迁离此都,你身为守护神,应予力阻。”自此以后,天下每次发生异变,土偶塚便发出轰鸣响动。因此,又称之为将军塚,至今犹存。桓武天皇乃是平家的祖先【6】,此京名为平安城,意为太平安定的都城,是平家最应尊崇的都城。为什么要抛弃先祖桓武天皇那么中意的地方,而迁往他处,这实在99lib?令人费解。嵯峨天皇在位时,先帝平城天皇受尚侍藤原药子怂恿,酿成祸乱【7】,打算迁都他国。经大臣、公卿和各国人的反对,最终没有迁成。他身为一国之君,万乘之主,尚不能随意迁都,而入道相国身为人臣,竟妄迁都城,实在可怕极了。

  旧都乃形胜之地,守护帝都的诸神镇坐于四方,灵验的宝刹林立于各处,万民百姓无颠沛流离之苦,五畿七道【8】有纵横交通之便。然而到了今天,交通要道上到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