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五章 两个会议_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侵略朝鲜的问题上,所有大臣的意见都是一致的,不同的只是讨论时机早晚问题,而内务卿伊藤博文正是主张慎重的人,他缓缓说道:

  “我以为不可。如今那皇帝虽然年幼,但政令所出颇有章法,人事调配也都井井有条,后面有高人指点也未可知。购买的旧舰虽然会落后过时,但毕竟是英国海军现役战舰,战斗力尚存,有可能也是针对本国的措施。而且对方也正在整编陆军,据悉名称为练军。更可忧虑的是,过去我国刺探对方情报易如反掌,只要花钱贿赂,任何机密都能获得。但这次购舰一事,是通过英国方面得知,我驻华公使森有礼等人却一无所知。而且自从对方兵部改制,所谓练军的训练整编事宜,想要刺探也比从前困难。这些迹象都不同寻常,我们不可大意。

  我认为帝国应冷静沉着应对,等待最好时机,谋定方可而后动。”

  伊藤博文的话,引起了岩仓具视,大隈重信等人的共鸣,纷纷表示赞成。

  zuihou明治天皇睦仁以倾向伊藤的发言,决定了暂时不武力进攻中国和朝鲜,而是一边加快吞并琉球;一边加大对朝鲜的经济渗透,挤掉中国商品,达成日货独霸朝鲜市场的目标,等待时机再考虑进一步行动。

  同一时间,相隔数千公里外的北京,皇宫内也正在召开军机处会议,丁云桐拿着驻日公使何如璋发来的电报,坐着沉默不语。

  军机处大臣,新任财政部部长翁同龢正在慷慨直言,此时户部已经正式改名为财政部,丁云桐让他当这个部长,看重的是他清廉不贪污。

  “诚如何如璋所言,日本事实上已经吞并了琉球。事态严重,我国不能只是口头抗议,必须立刻派兵前往琉球,以保护我大清属国。”翁同龢吹胡子瞪眼睛,恨不得要皇上马上宣战。

  李鸿章却有不同意见,他和翁同龢有很深的心结,一张嘴就会抬杠:“微臣以为派兵之举,极为不妥,有与日本立刻开战的风险。臣以为,应该让何如璋再次抗议,明示日本政府,我国绝不允许琉球亡国。同时要急召日本公使,严词谴责,并恳请英美公使出面斡旋。争取事情zuihou能和平谈判解决。”

  左宗棠与这两个人都谈不来:“以李大人所言,岂不是流于清谈,等同于默认吞并,举手投降了?”

  左宗棠明着是批驳李鸿章,但翁同龢有清流的名声,话里的“流于清谈”,隐约又是讥讽他的。这让翁李二人脸色都不好看。

  丁云桐摇摇头,把电报放到桌子上,手指头轻弹着桌面,缓缓说道:“你们说的都有道理,朕只想问你们,现在真有决心与日本拼个死活吗?”

  这句话让军机处诸大臣都楞了一下。

  丁云桐继续说道:“如今种种革新措施刚刚开展,国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