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章 把平壤变成西伯利亚_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破坏,持续了半个月之久,到了1884年的1月初,除了近卫军的宿营地,整个平壤城已经没有一座建筑物了。

  平壤从古至今上千年的历史,曾经许多次被战乱摧毁,但从没有像这一次如此干净彻底,平壤作为一个城市,成为了历史名词,这里所拥有的,只是被一圈城墙包围的瓦砾焦土而已。

  随后近卫军开始陆陆续续撤出平壤,乘坐火车前往北方,吴兆有部作为第一批撤退。

  12月28日,日本第二军和第三军,已经在海州,釜浦里等地登陆。海州以南的江华湾里,上百艘日本船只头尾相接,到处遍布着日本军旗,其中有陆军的,也有海军的。

  日本的海军旗和陆军旗非常相似,都是一轮旭日,放射万道金光。但太阳在正中的是陆军旗,太阳在正中再向左的是海军旗。

  最高指挥官山县有朋,站立在岸边的山坡上,踌躇满志地看着雄壮的军容,不禁豪情满胸。

  山县有朋是长州藩出身,明治维新的功臣,同时还是日本军制改革的主导者,号称“皇军之父”,是日本对外侵略扩张最有力的推动者。

  自“征韩论”起,在日本扩张主义分子中间有一句流行一时的口头禅,就是“饮马于鸭绿江”。从历史上看,日本军队只有在“文禄之役”(一五九二年)时曾占据过平壤,再从未到过朝鲜北部,更不用说进入中国国境了。丰臣秀吉当一五九二年日本军队进占平壤时,一度得意忘形,不可一世,进而谋划要在第二年打进中国,并攻占北京,迁日本国都于此,将其周围十县“贡圣上(天皇)御用”。丰臣的狂想虽然幻灭了,但山县有朋却想实现丰臣的未竟之志。山县并不满足于“饮马于鸭绿江”,他脑子里想的是一个“大韬略”,即jihua先略取中国东北,然后进行直隶作战,并攻占北京,这就是他朝思暮想的“大陆梦”。

  今天站在朝鲜半岛的土地上,山县有朋终于接触到梦寐以求的“大陆梦”了。

  经过两天的调整和集结,12月30日,日军第二军由小松宫彰仁亲王指挥,出发前往南浦,准备渡过载宁江,从西南侧进攻平壤;第三军由山县有朋亲自指挥,前往沙里院,渡过黄州川,从东南方向进攻平壤地区。山县的jihua就是以优势兵力,从两面夹击平壤,一举拿下这座重镇。

  由于连着几场大雪,将本就崎岖不平的道路完全掩埋,天地之间只剩下一片白茫茫,之前第一军行军的路线已经彻底遗失,两路日本大军都是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行军。

  战前日本就有预料到异国作战的艰辛,因此其师团人数虽然达到18000多人,但战斗人员却只有12000左右,剩下的6000多人专门从事各种后勤工作,但即便如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