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战前的准备_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久以来,丁云桐对前世的抗美援朝兴趣浓厚。

  朝鲜最为可怕的,是寒冷的严冬,零下20多度已经是家常便饭,最低温度甚至达到零下40度,而志愿军由于后勤补给极度不利,不得不在饥饿和寒冷中作战,仅在第一天行军中,就冻伤了700余人。在长津湖战役中,埋伏于水门桥的一个连阻击部队,整连呈战斗队形全部被冻死!

  因此,加强部队的御寒能力,是保持部队战斗力的决定性要素,某种程度上甚至比弹药和粮食还重要。

  近卫军的冬服标准,是每人棉衣一套、绒帽一顶、棉大衣一件(另有部分皮大衣,作外勤及夜间值班放哨人员用)、防寒鞋两双、棉手套一副。

  所谓防寒鞋,是外面用皮革缝制、里面填充了乌拉草的军鞋。

  乌拉草是东北天然野生草本植物,常年经受天池水的浇灌,因此叶片柔软,纤维异常坚韧耐久,具有轻软绵茸、透气吸潮、除味杀菌、冬暖夏凉的功效。

  将乌拉草锤熟填充到鞋内,冬夏温凉得当,即便天寒地冻脚也不会冻伤。棉鞋虽然能防寒,但长时间行军脚上出汗太多,会导致脚趾疼痛肿胀,而乌拉草由于能透气,能吸潮,不但御寒效果极佳,而且更舒适。因此与貂皮和人参并称为“东北三宝”。

  原先向外国仿制的棉军衣,经过近卫军的研究,认为并不适应朝鲜的严寒天气:

  军衣透气性差,而且负伤后难以脱卸,影响救护;棉花易滚花成堆,影响保暖,且易被刮破;栽绒帽没有听孔,不利于躲避炮击;毛皮靴腰矮,容易灌雪等等。

  因此,在皇帝的亲自关心下,近卫军的御寒棉军衣进行了特别设计。

  领子为直领,加棉花,对开襟式,前怀里面加一护胸以御风寒,两肩加一块护肩布,用扣子扎几道线使两肩耐磨;

  棉裤为马裤式,裤腿下端打五个扣,扣子用铜扣和电木扣,用帆线、轴线或丝线缀扣,以达到结实耐用的目的;

  裤脚口加抽带便于系住毛皮鞋腰,前膝加护膝,后裆加护裆,并带腰带。

  一切设计都是为了适应朝鲜的严冬。正是由于这方面准备充分,因此严酷的天气对近卫军影响微乎其微。

  12月13日,日本海军的主力舰队的十一艘战舰,加上后备舰队的磐城、爱宕、摩耶、鸟海四舰,一共十五艘战舰,组成联合舰队,再配上扫雷舰编队,浩浩荡荡地从佐世保出发了。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中国舰队一直依托水雷线与日军僵持,再加上中国的水雷营布雷水平超群,速度惊人。有时候甚至一边交战,一边布置水雷,情况非常夸张。

  12月14日,日军已经抵达山东半岛外围海域,在大批俄国专家的指挥下,扫雷舰开始了大规模的排雷。

  此时的水雷基本上都是触发式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