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二十二章 战争,快要来了_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883年6月9日,中国驻暹罗公使唐景菘,正坐在曼谷大皇宫的正殿节基皇殿中,一边看着宫殿的建筑,一边等待暹罗的回复。

  三日前,他代表中方向暹罗发出了zuihou通牒,如果三天后,中国没有得到暹罗在老挝领土问题的满意答复,那么中国就将诉诸武力。而今天,就是通牒的zuihou一天。

  节基皇殿是一座很奇特的建筑,它反应了暹罗既想学习西方,又想保持自己民族传统的矛盾心理,整个建筑风格兼具暹罗与西方的建筑理念,颇有点中国"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意思。

  节基皇殿始建于1876年5月7日,1882年完工。由来自新加坡的英国建筑师约翰和他的团队亨利61罗斯利集团建造,完全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风格,但建成后又放上了暹罗佛教寺庙特有的金色方形尖顶,结合了东西方的元素。

  但在唐景菘看来,这种结合非常的勉强粗糙,就像一个人西装革履,头顶上却戴了一个瓜皮小帽,看上去有些不伦不类。

  他正在心里品评,这时朱拉隆功的第二子尖竹汶亲王出来,铁青着脸宣布,拉玛五世国王已经答应了中方的一切要求,随后便不肯再多说一个字。

  虽然,朱拉隆功一度也产生了与中国一战的念头,但zuihou经过痛苦的思考,还是决定忍辱负重,委屈求全。

  他不是一个软弱的人,但坚信勇敢必须表现在正确的时刻。以前的亚洲局势,任何政治家都能看出来,中日之战已经势不可免,因此忍耐和等待是唯一正确的策略。

  即便如此,朱拉隆功仍然感到了极大的羞辱,在宣布同意中国要求后,焦虑愤恨,郁积于胸,竟生起了大病,卧床不起了。

  消息报告到了北京,丁云桐感到颇为惊异。这朱拉隆功果然非同小可,忍常人所不能忍,审时度势,英明决断,这样数万平方公里土地,说放弃就放弃了,实在是大手笔。

  因为暹罗陆军主力扼守湄公河南岸,依靠中国目前在老挝地区的武装liliang,是没有必胜把握的。但如果再增兵南下,又会影响对日的战略重点,这样,中国就无法再继续逼迫下去了。

  朱拉隆功这一退让,看着窝囊,却是最haode应对,说明他已经铁了心,要在中日战争时背后捅刀,但丁云桐一时也拿他没办法,丁云桐第一次在外交上感到无奈。

  仿佛要在越炒越热的琉球问题上,再加一把火。1883年的6月17日,在中国的支持下,琉球国流亡政府在北京成立。这个政府仍然尊奉被软禁在东京的尚泰为琉球王,由尚德宏担任国相,蔡大鼎和毛精长担任左右长史,正式向日本驻北京公使馆递交外交照会,强烈抗议日本侵占琉球国土,要求立刻释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