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三章 <申报>退出中国_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含沙射影,一语双关,指桑骂槐,拒绝和谐。

  这让丁云桐下定决心,一定要把<申报>赶出中国去。

  要知道丁云桐对这份报纸的厌恶已非一日。

  <申报>从1872年4月30日(清同治十一年三月廿三日)创刊,初为双日刊,从第5号起改为日报。一直秉持"不作恶"的宗旨,同时拒绝政府权力的介入,始终坚持言论自由、新闻独立、思想开放的办报原则。这与丁云桐管制新闻媒体,对老百姓进行无差别洗脑的政策一直有冲突。最突出的表现是经常会刊登一些让中国政府感到"不快"的新闻,比如某个高级官员的巨额财产,或者某个官员子女的负面新闻。

  丁云桐的原则是:不管是好事坏事,我想让老百姓知道,就让他们知道。我不想让老百姓知道,他们就不能知道。

  理由?

  这叫违反了"有关部门"的"相关法律"。

  至于"有关部门"是哪一个部门,"相关法律"是哪一条法律,那老百姓就没必要知道了,都让你们知道,我还独裁个什么劲儿呢?

  6月2日,宣传部下令,由于<申报>刊登的新闻中带有色情、淫秽、低俗、反动的内容,将暂时禁止<申报>的出版,责令其停业整顿。

  <申报>报社立刻与英国驻华使馆联系,声称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寻求帮助。英国公使威妥玛爵士立刻就此事,向中国外交部表达了"严正关切"。

  在经过双方的磋商和谈判后,中国恢复了<申报>的出版审批,但明确声明"自我审查,是不可更改的法律要求。"

  事情仅仅平息了几天,6月8日,<寰球时报>就开始发表社论,大篇幅的批判<申报>。

  社论称:

  <申报>究竟是在做商业,还是在搞政治?如果是商业,就要通过商业的途径来解决,但要是想影响中国政治大局,那可就完全改变了事件的性质,中国人民不得不提高警惕。

  中国的门该开多大,路该怎么铺,要中国人自己来设计、安排,外界怎么说,只能作为参考。

  <申报>要中国取消新闻审查,让人无限制地接触反动、淫秽内容,那纯粹是无稽之谈。中国人民也不会答应。中国人民不希望对抗,但也不怕任何麻烦,中国社会必须要团结。

  政府一边动用民粹,大肆围剿,一边开始对<申报>不断施加压力:邮政部门不再为<申报>办理向外地邮递报纸的业务;国内公司企业禁止在<申报>上刊登广告;政府机构禁止与<申报>记者接触;对订阅<申报>的读者进行登记、跟踪、监控。

  另一方面,丁云桐命令外交部,向英国明确表示:"中国新闻审查制度是内政,属于中国的主权,主权问题是不能谈判的。"

  这是硬的一手,还有软的一手,中国暗示,鉴于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