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91章 狂人杜审言_奋斗在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崔耕之所以对杜审言的名字颇为敏感,是因为他是诗圣杜甫的亲爷爷。

  其实,杜审言的文章也相当不错。他与李峤、苏味道、崔融一起,被人称为“文章四友”。

  但是,才同命不同。人家李峤、苏味道都当了宰相了,杜审言却官越做越小,最后被贬为“吉州司户参军”。

  之所以落到如此田地,主要还是杜审言的脾气不好,太过恃才傲物。

  比如苏味道为天官侍郎时,杜审言参加铨选考试。他把卷子答完后,对人说:“苏味道必死!”

  那人就纳闷了,问道:“为什么啊?难不成您能未卜先知?”

  杜审言砸了砸嘴,道:“我的文章写的太好了,苏味道看了后,必定羞愧而死。”

  其实杜审言的文才也就是和苏味道差相仿佛,他不过是自我感觉良好罢了。

  这还不是最出格的,杜审言甚至曾经放出话来:“我杜审言的文章,也只有古时候的屈原、宋玉才可以相提并论。我的书法,纵是书圣王羲之复生,也得自愧不如。朝廷不重用我,是朝廷的损失!”

  他这么自大的直接结果,就是有敌人没朋友。哪句话得罪了小人而不自知,屡遭栽赃陷害,正人君子也不愿意和这个狂徒交往。

  杜审言被贬官为吉州司户参军后,脾气依旧不改,又得罪了吉州司马周季重和员外司户郭若纳,被他们诬陷下狱,只待刑部的公文一下来,就要被开刀问斩。

  这时候,杜审言十三岁的儿子杜并出场了。此人年纪虽小,却胆气十足,在一场宴饮中,刺杀了周季重,自己也被周季重的护卫所杀。

  十三岁就为父报仇,这在异常重视孝道的封建社会可是一桩美谈,这个案子马上就轰传天下。

  武则天得知之后,命人详查此案,还了杜审言清白。非但如此,还将杜审言召到洛阳,官复原职。

  不知为何,如今现实的状况,与历史记载中有些微不同。

  崔耕疑惑道:“杜小英雄没死?”

  “当然没死,杜小英雄要是死了,还用得着我们俩跑一趟洛阳?”钱保道:“这个案子就跟之前轰传天下的徐元庆手刃赵师温一案一样,事实清楚,如何判可就难了。所以,陛下传旨,让吉州将这杜氏父子押解进京。”

  崔耕想想也对。

  按照历史的正常发展,杜并死了不再追究,杜审言无罪,非常容易结案。但是奈何,现在杜并活着啊。

  这和徐元庆的案子不同,徐元庆杀赵师温无罪的前提,是赵师温冤杀了他的父亲,朝廷未能为其伸张正义。但在杜并动手之前,不但杜审言还活着,刑部的公文也没下来。他不去京城申冤,径直报了私仇,这是不是没把朝廷放在眼里?要不要杀了他以儆效尤?所以,想必武则天也颇为为难。

  “这样啊……”

  崔耕眼珠一转,道:“在下可以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