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1章 福兮祸所倚_奋斗在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没崔耕什么事儿了,工匠们正式开炉,炼制方丈镜。

  崔耕为了避嫌,并没有在现场监督,就是在隔壁的船舱内和石景宽一起聊天喝茶汤。

  中午吃了一顿便饭,多为江上鱼鲜,倒也丰盛。这种拜神开炉造方丈镜自然是喜事,禁屠令管不着。

  红日西落之时,忽然有个工匠模样的人兴冲冲地跑了进来,满脸涨红,激动地叫道:“上天保佑啊!成了!真成了!崔县令果然洪福齐天,方丈镜铸成了!”

  这么巧?千分之三的概率,真被我赶上了?哥们的运气爆了!

  崔耕将信将疑,来到了铸镜炉前。

  但见火红的炉光的照耀下,一面硕大的铜镜皑皑生辉,虽然比不上后世玻璃镜,但比同时代其他的镜子强太多了。

  镜子的周边镶金嵌玉,用上了当今最为先进的金银品脱工艺,华美异常。

  往镜子的背后望去,一大一小两条盘龙,张牙舞爪,雕刻地栩栩如生。

  几个大字分外醒目长寿二年以供。

  有了这几个字,这块方丈镜就是独一无二的贡品了。

  现在回城估摸着是来不及了,直至第二天一早,崔耕才派人把这个消息向扬州城内通报。

  扬州刺史张潜,淮南道安抚使武攸绪接到消息后,自然欣喜。

  虽然李久泰的那个狗屁故事很有蒙人之嫌,但女皇陛下要求献镜,他们哪怕担着惊也要接下差事。

  没想到五月初五之日,这方丈镜就铸好了,总算可以安安稳稳上交差事了。

  两位大佬一通气,第二天就联名写了一封奏折,飞报长安城。

  对于此次监督方丈镜的崔耕,张潜和武攸绪也非常满意,认为此事崔县令功不可没,允诺今年的考评,给他一个“上上”的评价。

  大唐(武周)官员的升迁贬谪,虽然人为的因素很大,但也是有制度约束的,那就是“四善二十七最”。

  每年地方主官会对属下,按照这“四善二十七最”进行评价,分为九等,上上为最高的一等。

  评价完毕,行文吏部,给吏部的考功司审核。

  吏部考功司觉得没问题了,就会记入档案。

  等官员任期满了,该升迁还是贬谪,甚至赶回家去吃老米,就看这四年的评价了。

  国人办事讲究留有余地,一般情况下,最好的评价就是“上中”,特别特别优秀,特别特别例外,才会有“上上”的评价。

  这就是官场上最讲究的资历了,四年期满后,朝廷必须给崔耕升官。要不然,得了上上评价的官都升不了,其他人还有什么资格升官?没动力,地方官员怎么为天子牧守一方,为朝廷殚精竭虑?

  这一次崔耕啥也没干,只是起了大早在江船上吹了会儿牛逼,就白捡了个大便宜。

  这也是他自己始料未及的,真称得上是飞来横福了。

  又过了十来天,武则天的旨意下来,方丈镜暂存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