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76章 三方要抱团_奋斗在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嗣业乃是盛唐时期,出了名的猛将,而且他这个猛将与一般的猛将不同。

  比如辛承嗣吧,是单凭个人的武勇杀出重围,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就是臧希烈,也只是凭借着自己疯狂的战意激励士兵,将吐蕃人打了个措手不及。

  但李嗣业不同,他是天生的陌刀将,擅长的是打硬仗,兵对兵将对将,凭借绝对的实力,将敌人彻底打怕、打服,无可辩驳地取得胜利。

  据史料记载,每把陌刀高约七尺,重约十五斤,非天生身材高大,力大无穷者不能使用之。李嗣业本人使的陌刀又有不同,那陌刀高约一丈,重达四十斤,一旦挥舞起来,“人马俱碎,无可当者”。

  当李嗣业率领陌刀队时,陌刀队“各执长刀,如墙而进,身先士卒,所向摧靡”,实在是唐军以步克骑的利器。

  所以在历史记载中,李嗣业平时的兵器,就是一根特别粗大的木棒。但临至决战时期,就换成了令敌人胆寒的陌刀。

  举个例子,恒罗斯之战后,唐军仅余千人逃命。李嗣业与友军争路,挥舞大木棒,连续抽死了近百名拔汗那士兵,为唐军逃命开通了道路。别将段秀实看不过眼,说李嗣业“避敌先奔,无勇也;全己弃众,不仁也。幸而得达,独无愧乎?”。

  李嗣业听后大为羞惭,知耻而后勇,率领三百陌刀队留拒追兵,如墙前进,杀得大食联军胆寒,不敢再追,为高仙芝部保留了最后一丝元气。

  因为李嗣业一生纵横沙场,所向披靡,所以被人们称为“神通大将”。意思是说,此人打起仗来,如有神通在身,不可力敌。

  当然了,这个“神通大将”的“神”,如同“明神宗”的“神”一样,算不得绝对的好词儿,很有些“琢磨不定”、“意味身长”“难以理解”的意思。

  具体到李嗣业这里,就是说,他的运气太好了,很多时候都胜地毫无道理,只能用“如有神助”来解释。

  比如说,在李嗣业担任疏勒镇使时,城墙有个角落崩塌,多次修好后再次崩塌,李嗣业便在那里祷告了一会儿,城墙就不在崩塌。

  再比如,汉代耿恭挖的旧井长期干涸,李嗣业祈祷以后,旧井再次出现泉水。

  更令人感到没天理的是,高仙芝讨伐小勃律时,李嗣业作为先锋在葱岭上开路,恰巧有块大石头从山上滑落堵住了大军的道路。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李嗣业用脚一蹬,石头就滚到深谷里去。

  这些都能用巧合来解释,但问题是,咋这巧合的事儿,都让李嗣业赶上了呢?

  只能说此人就是天生的运气特别好。

  既是无敌陌刀将,又是天生的福将,即便麾下有着“盛唐梦之队”的崔耕,得知此人是李嗣业之后,也忍不住惊呼出声。

  孙宁当然不知崔耕的所思所想,奇怪道:“怎么?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