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388章 诸葛亮出仕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砺出,修行还需事上练。”李素胡七八糟说了一堆车轱辘话,也不管分别出处哪里,反正意思道理对就行。

  他自己也不知不觉,把陆游王阳明的心得都拉到一块儿随口扯淡,也没打算记录下来。倒是诸葛亮听了觉得李师说话都是随口一套一套的,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诸葛亮连忙正襟跪坐,恭敬请教:“请李师示下。”

  李素:“我也是考虑到了你的年纪,能力特点,临时说服大王专门为你设置了一个职位,原本所无,归在九卿中的太常卿府下、由太史令拆分而来,就叫灵台令。

  将来太史令还是掌国史修撰之职权,而灵台令掌太史令除修撰国史以外的职责,包括掌天文星象历法、记录处理灾异、祥瑞、鉴别批驳谶纬,以及一些我新给你加的权限。

  毕竟直接给你一个古所未闻的新官,怕也不能服众,还是要带一点日常旧职的,好在你懂算学物理,要仰观天文记载历法对你太轻松了,一边学一边玩就做好了。剩下的精力,可以放在新设的职责上。”

  按照汉制,太史令是太常卿以下的正六百石官员,跟博士祭酒平级,一起掌管朝廷的修史、典籍等职责,太史令也要管天文历法灾异祥瑞等等“天意”。

  太史令下属还有灵台丞,则是专门分管太史那些天文工作,类似于后来唐宋明的“钦天监/司天监”。

  不过灵台丞级别太低了,李素故意设了一个“灵台令”,从太史令里拆分出来,这样就可以把级别做到比六百石。

  相当于从太史这个“司”下面的“处”,提拔为一个独立的“副司级办公室”。

  诸葛亮也知道,李素让他继续学习天文地理,那肯定都是小事,就算这个工作干不了几年,只是让他历练学习当京官,也不会那么简单的,估计后面加塞的私货才是关键。

  所以诸葛亮也很上道地问:“愿闻其余——那些加进去的工作,才是重点吧?”

  李素:“和聪明人说话就是轻松,没错。我准备上奏朝廷,给这个灵台令增加一项职权,那就是成立一个朝廷官办出钱的出版机构,负责审核民间哪些书籍、言论应当被推广,但因为不好卖,商人不愿意刻印,那就官方出钱雕版印刷。

  未来,也好作为一项对希望著书立说、立德立言以传万世的儒臣的约束奖惩机制——凡是所言所著有如《殿兴有福论》一样有利于社稷,或是《农政要术》这般有利于民的,哪怕不挣钱,朝廷负责出雕版的钱,帮他们的著作名扬千秋。

  这样,也好激励官员与大儒勤于著作、效忠朝廷。毕竟光靠我和有限几个有良知的鸿儒著述还是太少了,如今雕版一卷书成本也要数十万钱,穷儒出不起,但写得好朝廷就让他们刊印天下。

  另一方面,这活儿也不重,只要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