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11章 平定永昌郡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交给永昌太守任命的其他县官管辖。

  祝融氏族这个样板工程整顿好之后,李素派去比苏县和嶲唐县招降的队伍也取得了成果,因为族长被杀、主力受到重创,这些部族纷纷被李素扶持起跟原族长血缘关系比较远、有点过节的旁支,重新整顿统治模式,也都切换到“家族出候选人,朝廷决定谁接班”的模式,一个个被限制在了县长的地位上。

  最后的博南县朵思大王,一开始就没跟着另外三个蛮王一起干,而是选择了躲起来观望。见三大主力蛮王都接受了改编,他也只好乖乖兵不血刃接受改编,也放弃了“自己决定将来哪个儿子能接班”的权力,显示对朝廷的尊重。

  在李素看来,这就是汉武帝“推恩令”的弱化翻版,不用几代人就可以把哀牢夷名义上“改土归流”了。

  ……

  除了改制各部的政治收获之外,苍山洱海战役的直接军事收获也非常大,虽然消耗了大量昂贵的火药和火油兵器,军费开支成本数千万钱,但缴获也非常值钱——

  没有看错,就是那么一天的战斗,军费开支就达到了数千万。因为如今制造一个火油罐,得从北地郡出产火油,通过蜀道运进来卖、一直转运到南中,一个罐子就价值好几百钱,丢上十几个罐子就是一匹宽幅蜀锦了,而那天的交战,花费的火油罐总数接近了一万个。

  窜天猴弩箭虽然比火油罐便宜,但算上箭矢的成本,一套也两百多钱。

  再算上海量的普通弩箭,李素一场战役打出去的全部弹药钱,就是三千多万的开支,还没算成品运费。幸好是一场就速战速决结束战斗,否则旷日持久拖下去,军需消耗还真吃不起。

  花了这么多钱,缴获方面主要是得到了两千副基本完整还能使用的藤甲,以及战后捕获了一百多头强壮战象,另外就是大量的毒箭。

  至于蛮兵的刀枪和皮甲,价值就差一些。

  长枪大多粗制滥造,而且哀牢夷的枪更近似于“长矛/标枪”两用型,尖锐倒是非常尖锐锋利,但耐久度极低,稍微刺几下就折了。

  藤甲兵用的刀,也是脱胎于汉刀、但还未定型成缅刀,比汉刀刺杀效果更好,刀身修长尖锐,兼具刀剑的优势,但同样耐久度很差,容易折断,只能作为消耗品使用——这跟哀牢夷的练兵思路也有关系,他们的士兵也都是当消耗品用的,拿着刀只要杀了一两个就够本了,根本不考虑耐久度。

  这些兵器收缴了之后作为消耗品临时补充一下还是可以的。

  所以总的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那些平息惊惧后重新控制下来的战象了。

  象奴不够,就问祝融氏族直接要求交人,很快凑了五百名象奴,驾驭伺候这些大象,而且李素都是留了备胎的,不会让任何一批象奴绝对控制大象,以免闹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